我的OI心得(九)之 杂项(一)

本文介绍了尾递归和首递归的概念,并提供了优化方法。对于尾递归,通过将递归调用放到最后一行并使用重复循环可以减少递归次数,例如在快速排序中的应用。而对于首递归,特定情况下可以转化为拓扑排序,如在解决树状背包问题时,避免递归,改为从叶子节点向上更新节点的价值。这些优化能提高算法效率。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尾递归和首递归及其优化

尾递归:就是说,函数(或过程)中存在一个递归调用在最后一个语句中(非循环语句,一般是if语句)。怎么优化呢?你想想,程序在第某层的时候做到最后一条语句,发现这不是个递归么,好我递……等到递完了往回归的时候发现自己没事干——归的过程只干了一件事——退出当前层的函数。我郁闷了你何苦先下去最后再上来?不如直接把下面的东西提到上面做。什么东西呢?函数的内容啊。所以我们要回头到函数的第一样。用个大大的repeat循环把函数体套起来就好了~~但是参数要改成下一个的。

比如通常的快排是这么写的:

type arr=array[1..100]of integer;

procedure sort(l,r:integer;var a:arr);

var i,j,x:integer;

begin

i:=l;

j:=r;

x=a[(l+r)div 2];

{…}

if l<j then sort(l,j,a);

if i<r then sort(i,r,a);

end;

我们可以这么写:

procedure sort(l,r:integer;var a:arr);

var i,j,x:integer;

begin

repeat

i:=l;

j:=r;

x=a[(l+r)div 2];

{…}

if l<j then sort(l,j,a);

if i<r then l:=i else break;

until false;

end;

这样可以减少递归次数。

 

首递归:类比之,就是说函数(或过程)中存在一个递归调用在第一个语句中。有什么想法吗?有的,但没上面来得普适性强(这就是我的发现和别人的发现的区别。。==):对于部分情景,首递归可以转化为拓扑排序。比如树状背包(要求稍微有点高,想看就看。如果真想看,请结合DD牛的《背包九讲》来看):给一个树,每个节点都有一个“费用”和一个“价值”。只有选了某个节点,才能选该节点的子节点。现在给你一定的总费用,让你选些点,使得总价值最大。

大体思路就是对于每个物品i,求一个数组f[i,j],表示给以i为根节点的树j的费用,所能得到的最大价值。于是当i的每个子节点都已完全更新的时候,用子节点的f[]来更新if[],就能将i完全更新。我们发现这个是个首递归:对于当前节点i,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更新i的子节点。递归?太浪费了。直接拓扑排序便是——从各叶子节点往上飘就是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