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
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硬件的发展、算法的发展、 计算机图形标准的发展。
(1) 硬件的发展
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诞生了旋风I号(Whirlwind I)计算机及其显示器。
五十年代中期,美国战术防空系统SAGE(Semi 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则是第一个使用具有命令和控制功能的CRT显示控制台的系统。
1962年,MIT林肯实验室的Ivan E. Sutherland发表了一篇题为“Sketchpad:一个人机通信的图形系统”的博士论文,他在论文中首次使用了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这个术语,证明了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是一个可行的、有用的研究领域,从而确定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的科学分支的独立地位。
(2) 软件及算法的发展
计算机图形学涉及的算法非常丰富,围绕着生成、表示物体的图形图象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实时性,其算法可以分以下几类:
a 基于图形设备的基本图形元素的生成算法,如用光栅图形显示器生成直线、圆弧、二次曲线、封闭边界内的填色、填图案、反走样等。
b 基本图形元素的几何变换、投影变换、窗口裁剪等。
c 自由曲线和曲面的插值、拟合、拼接、分解、过渡、光顺、整体修改、局部修改等。
d 图形元素(点、线、面、体、环)的求交与分类以及集合运算。
f 隐藏线、面消除以及具有光照颜色效果的真实图形显示。
g 不同字体的点阵表示。
h 山、水、花、烟云等模糊景物的生成。
i 三维形体的实时显示和图形的并行处理。
j 虚拟现实环境的生成以及控制算法等。
(3) 计算机图形标准的发展
1974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局(ANSI)在ACM SIGGRAPH的一个与"与机器无关的图形技术"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制定有关标准的基本规则。此后ACM专门成立了一个图形标准化委员会,开始制定有关标准。该委员会于1977、1979年先后制定和修改了"核心图形系统"(Core Graphics System)。ISO随后又发布了计算机图形接口CGI(Computer Graphics Interface)、计算机图形元文件标准CGM(Computer Graphics Metafile)、计算机图形核心系统GKS(Graphics Kernel system)、面向程序员的层次交互图形标准PHIGS(Programmer''s 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Graphics Standard)等。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发布了初始图形交换规范IGES(Initial Graphics Exchange Specification)。1992年,美国SGI(Silicon Graphics, Inc.)推出了OpenGL,这是目前在工作站和PC上都被广泛应用的一个图形应用编程接口(API)。这些标准的制定,使图形应用系统与计算机硬件无关,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为计算机图形学的推广、应用、资源信息共享,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
a)三维景物的表示,这是计算机图形显示的前提和基础;包括曲线曲面的造型技术,实体造型技术,以及纹理、云彩、波浪等等自然景物的造型和模拟;
b) 三维场景的显示,包括光栅图形生成算法、线框图形和真实感图形的理论和算法;
c) 基于图象和图形的的混合绘制技术;
d) 自然景物仿真;
e) 图形用户接口;
f) 虚拟现实
g) 动画技术;
h) 可视化技术;
i) 几何和图形数据的存储,包括数据压缩和解压缩;
j) 图形硬件、图形标准、图形交互技术,等等。
三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前景
a) CAD/CAM
包括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纺织、服装、电子、建筑等领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b) 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图
绘制平面地形图、三维地貌图等,资源发布和天气预报等等;
c) 过程控制及系统模拟
生成生产过程的动态场景,对系统进行仿真;
d) 计算机辅助教学
将图形信息形象、直观和生动的特点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e) 艺术造型和模拟
艺术品的设计和制造,动画和电影特技的制作;
f) 数据场可视化
用图形直接反映科学计算的结果,如有限元分析、分子模型、核爆炸过程、地震、大气科学等。
计算机图形学的发展主要经历了硬件的发展、算法的发展、 计算机图形标准的发展。
(1) 硬件的发展
1950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 诞生了旋风I号(Whirlwind I)计算机及其显示器。
五十年代中期,美国战术防空系统SAGE(Semi Automatic Ground Environment)则是第一个使用具有命令和控制功能的CRT显示控制台的系统。
1962年,MIT林肯实验室的Ivan E. Sutherland发表了一篇题为“Sketchpad:一个人机通信的图形系统”的博士论文,他在论文中首次使用了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这个术语,证明了交互式计算机图形学是一个可行的、有用的研究领域,从而确定了计算机图形学作为一个崭新的科学分支的独立地位。
(2) 软件及算法的发展
计算机图形学涉及的算法非常丰富,围绕着生成、表示物体的图形图象的准确性、真实性和实时性,其算法可以分以下几类:
a 基于图形设备的基本图形元素的生成算法,如用光栅图形显示器生成直线、圆弧、二次曲线、封闭边界内的填色、填图案、反走样等。
b 基本图形元素的几何变换、投影变换、窗口裁剪等。
c 自由曲线和曲面的插值、拟合、拼接、分解、过渡、光顺、整体修改、局部修改等。
d 图形元素(点、线、面、体、环)的求交与分类以及集合运算。
f 隐藏线、面消除以及具有光照颜色效果的真实图形显示。
g 不同字体的点阵表示。
h 山、水、花、烟云等模糊景物的生成。
i 三维形体的实时显示和图形的并行处理。
j 虚拟现实环境的生成以及控制算法等。
(3) 计算机图形标准的发展
1974年,美国国家标准化局(ANSI)在ACM SIGGRAPH的一个与"与机器无关的图形技术"的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制定有关标准的基本规则。此后ACM专门成立了一个图形标准化委员会,开始制定有关标准。该委员会于1977、1979年先后制定和修改了"核心图形系统"(Core Graphics System)。ISO随后又发布了计算机图形接口CGI(Computer Graphics Interface)、计算机图形元文件标准CGM(Computer Graphics Metafile)、计算机图形核心系统GKS(Graphics Kernel system)、面向程序员的层次交互图形标准PHIGS(Programmer''s Hierarchical Interactive Graphics Standard)等。1983年,美国国家标准局发布了初始图形交换规范IGES(Initial Graphics Exchange Specification)。1992年,美国SGI(Silicon Graphics, Inc.)推出了OpenGL,这是目前在工作站和PC上都被广泛应用的一个图形应用编程接口(API)。这些标准的制定,使图形应用系统与计算机硬件无关,提高了程序的可移植性,为计算机图形学的推广、应用、资源信息共享,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 计算机图形学的研究内容
a)三维景物的表示,这是计算机图形显示的前提和基础;包括曲线曲面的造型技术,实体造型技术,以及纹理、云彩、波浪等等自然景物的造型和模拟;
b) 三维场景的显示,包括光栅图形生成算法、线框图形和真实感图形的理论和算法;
c) 基于图象和图形的的混合绘制技术;
d) 自然景物仿真;
e) 图形用户接口;
f) 虚拟现实
g) 动画技术;
h) 可视化技术;
i) 几何和图形数据的存储,包括数据压缩和解压缩;
j) 图形硬件、图形标准、图形交互技术,等等。
三 计算机图形学的应用前景
a) CAD/CAM
包括机械、汽车、航空航天、纺织、服装、电子、建筑等领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
b) 地形地貌和自然资源图
绘制平面地形图、三维地貌图等,资源发布和天气预报等等;
c) 过程控制及系统模拟
生成生产过程的动态场景,对系统进行仿真;
d) 计算机辅助教学
将图形信息形象、直观和生动的特点应用于计算机辅助教学;
e) 艺术造型和模拟
艺术品的设计和制造,动画和电影特技的制作;
f) 数据场可视化
用图形直接反映科学计算的结果,如有限元分析、分子模型、核爆炸过程、地震、大气科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