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进行堆的学习,主要了解堆的基本结构、基本功能实现,还有如何手写堆。
堆的基本结构:
堆是一颗完全二叉树。
堆满足的性质(下面都是以小根堆为例):
每一个节点都是小于左右子节点的(所以根节点是最小值)。
对于堆的存储:
存在一维数组中,1为根节点,x的左子树节点为2x,x的右子树节点为2x+1
由于下面调整成小根堆或者大根堆需要进行向上/下调整的操作,所以在这里一并介绍:
1.往下调整:
down(x){
* 把某个值改变,变大——>向下操作(因为是小根堆),不断和左右子树进行比较,如果左右子树中存在值比改变值小,就把较小值与改变值交换,否则,不动
* }
2.往上调整:
up(x){
* 把某个值改变,变小——>向上操作(因为是小根堆),不断和左右子树进行比较,如果左右子树中存在值比改变值大,就把较大值与改变值交换,否则,不动
* }
如何手写一个堆?
堆的功能实现:
1.插入一个数
2.求集合中的最小值
3.删除最小值
4.删除任意一个元素
5.修改任意一个元素
功能如何实现?
- 1.插入操作:
堆的最后一个位置加上x:heap[++size] = x
不断上移:up(size); - 2.求集合中最小值
heap[1]; - 3.删除最小值
让最后一个位置的数覆盖第一个位置上的数,size–,再进行下沉(down(1))操作
原因:数组中删除头非常困难,但是删除尾部却很简单
heap[1] = heap[size];
size–;
down(1); - 4.删除任意一个元素
heap[k] = heap[size];
size–;
down(k);
up(k);(up和down只会执行一个) - 5.修改任意一个元素
heap[k] = x;
down(k);
up(k);
题目:
题解完整代码(Java)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堆 {
static int N = 100010;
static int heap[] = new int[N];
static int size;//当前数组存有值的长度
static int n;
static int m;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canner sc = new Scanner(System.in);
n = sc.nextInt();
m = sc.nextInt();
for (int i = 1; i <= n; i++) {
heap[i] = sc.nextInt();
size = n;
}
for (int i = n/2; i >= 1; i--) {//复杂度降到O(n)
down(i);
}
while (m-- > 0){
System.out.print(heap[1]+" ");
heap[1] = heap[size];
size--;
down(1);
}
}
public static void down(int u){//u是元素的下标
//前两个if条件判断的逻辑是:由于不知道左右子树是否都存在,所以如果左子树存在的话,先比较放在根节点的当前元素值和左子树的值相比,找到小的那一个;如果有右子树的话,再把刚才找的小的那一个与右子树的值相比,找到最小的那个,再进行下沉操作
int t = u;//分身变量t
//u*2——>左子树的下标。如果左子树存在并且左子树的值比当前元素值小,就让分身变量t为左子树的下标
if(u * 2 <= size && heap[u*2] < heap[t]){
t = u * 2;
}
//u*2+1——>右子树的下标。如果右子树存在并且右子树的值比当前元素值要小,就让分身变量t为右子树的下标
if(u * 2+1 <= size && heap[u*2+1] <heap[t]){
t = u* 2 + 1;
}
//分身变量t的作用是——>记录之前比较最小值的位置的下标,与当前元素下标相比,如果u!=t证明当前根节点不是最小值,需要进行交换,保证根节点是最小值
if(u != t){
int temp = heap[t];
heap[t] = heap[u];;
heap[u] = temp;
down(t);//由于小规模子树的有序并不能保证在改变数值之后大规模子树有序,所以要递归实现每一次的下沉,确保为小根堆。
}
}
}
堆主要了解基本结构,实现的功能并可以进行实现,应用举例为堆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