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适合设备的伺服驱动器需要综合考虑负载特性、控制需求、环境条件和成本等因素,以下是系统化的选型指南,涵盖关键参数、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明确设备需求与负载特性
1. 负载类型
- 恒转矩负载(如输送带、提升机):转矩需求恒定,选型时需确保驱动器额定电流≥负载转矩对应的电流。
- 恒功率负载(如机床主轴):低速时转矩大,高速时转矩小,需校验低速段的过载能力。
- 波动负载(如冲床、注塑机):需计算峰值转矩和持续时间,选择短时过载能力强的驱动器(如 3 倍额定电流持续 1 分钟)。
2. 负载惯量匹配
- 惯量比 = 负载惯量 / 电机转子惯量,是影响系统稳定性的关键指标:
- 一般机械:惯量比≤5(如传送带、包装机)。
- 高精度定位:惯量比≤3(如机器人关节、精密机床)。
- 计算方法:
旋转负载惯量:J = m·r²/2(圆柱体)或 m·r²(圆盘) 直线负载惯量:J = m·(v/ω)²(m为质量,v为线速度,ω为电机角速度)
- 选型建议:优先选择惯量比在推荐范围内的电机 + 驱动器组合(如松下 MINAS A6 系列支持惯量比自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