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环境下相机的工作保障措施
高温环境对相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子元件过热、电池性能下降以及机械部件膨胀等方面。为保障相机在120℃以上的高温环境下正常工作,需采取以下措施:
散热设计
采用被动散热或主动散热方案,如金属机身散热、散热鳍片或内置风扇。工业相机常配备散热模块,确保核心元件温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耐高温材料
使用耐高温的金属外壳(如铝合金)和特种塑料,避免部件变形或熔化。镜头需采用低热膨胀系数玻璃,防止焦距偏移。
电子元件防护
选择军规级或工业级芯片,工作温度范围通常为-40℃至125℃。电路板喷涂三防漆,防止高温氧化。
电池管理
高温环境下建议使用外接电源或耐高温电池(如锂亚硫酰氯电池)。部分工业相机直接通过PoE供电,避免电池风险。
适用于高温环境的相机类型
工业相机
FLIR A655sc:工作温度高达75℃,短期可耐受120℃,红外热像仪适合高温监测。
Basler ace acA2000-50gm:工业级GigE相机,耐高温设计,适用于生产线。
特种相机
Blackfly S BFS-U3-16S2C-C:工业USB3相机,配备散热外壳,可定制高温版本。
Ximea xiQ系列:微型工业相机,部分型号支持-40℃至125℃环境。
航天/军用相机
如Teledyne DALSA的Linea ML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