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面部生物识别技术在国土安全应用中的现状
生物识别访问控制的需求
2001 年 9 月 11 日的恐怖袭击事件,让美国意识到需要更强大的国家安全措施和协议。访问控制系统的主要目标是限制未经授权人员的进入,其投资回报基于对人员安全的保障以及抵消非法访问、欺诈和盗窃带来的风险。访问控制应用包括门禁、考勤、非工作时间的禁止进入以及对敏感和限制访问点的控制。
识别和认证是访问控制中的两个重要概念。识别是在一对多的搜索中,通过与已知个体数据库进行比较来确定未知个体的身份,常用于执法、监控和驾照检查等场景。认证则是基于一对一的搜索,验证个人的身份声明,例如建筑物、房间的访问控制或 ATM 终端的交易验证。认证在某种意义上更简单,只需与声称的身份进行比较,并使用相似度阈值来接受或拒绝声明;但在另一种意义上更困难,因为需要确定这个阈值,而不是像许多人脸识别应用那样使用“最佳匹配”标准。
目前,有多种方法可用于识别和认证个人或群体,包括通过外貌(由警卫或接待员判断)、个人所知信息(如密码)、个人所拥有物品(如钥匙、卡片、徽章、令牌)、生物特征证据(如独特的生理或行为特征)或“所拥有物品”和“所知信息”的组合。然而,除了生物识别技术外,其他方法都存在缺陷,容易被绕过、丢失或被盗。因此,生物识别技术在美国的多项立法中被明确提及,包括《美国爱国者法案》《航空和运输安全法案》和《加强边境安全和签证改革法案》,旨在加强国土安全。
生物识别访问控制利用可测量的生理或行为特征来自动验证个人身份。理想的生物特征应具有独特性、易于获取和测量、能够进行比较或编码以进行安全验证,并且随时间变化较小,难以被改变、绕过、操纵或复制。主流的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手部几何形状、虹膜和视网膜扫描以及二维(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