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我们都是把所有的软件安装到操作系统里,然后从操作系统里启动所有的软件,
操作系统一直是整个电脑的核心。于是也就诞生了争夺操作系统的市场的战争,Windows与Linux的之间的硝烟就像神话一样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一直延
续到今天,各种论坛和网站上还到处转贴着这两个阵营的各种人士的高谈阔论和传奇经历,也有两种操作系统的Fans的各种口诛笔伐。在Web
2.0所引领的时代,操作系统本来的核心位置将被替代,而争夺操作系统市场的战争,也将逐渐的淡化,走向终结。浏览器将成为这个新时代最核心的部分,作为
各种应用新的平台,并引发在这个市场上激烈的竞争。
在网络尚不普及的时代,计算机本地的软件和数据就是就计算机的一切,操作系统给用户提
供了管理这一切的方法。而网络刚刚开始兴起时,访问互联网只不过是计算机的众多功能与模块的一个小部分,浏览器等等网络软件,依然不过是操作系统的附庸而
已。我们处理文档要用Office,绘制图片要用到Photoshop,阅读书籍用到Acrobat,编写程序要用Visual Studio等等,浏览器也一样,不过是系统中上网要用到的软件而已。
然而,Web 2.0所引领的时代则完全不同,网络逐渐成了计算机应用最为核心的功能。在浏览器内用Ajax,Javascript,Flash,Silverlight等完成的应用正要逐渐代替那些独立的软件,比如Google Docs,Office Live和Zoho正要取代Office软件,Gmail取代了foxmail和outlook等,Creately这样的软件要代替Smartdraw和Visio,Adobe也自己推出了Photoshop Online,原来的那些看似庞大复杂的软件,现在正一步一步的被浏览器所集成。逐渐的,浏览器正在取代操作系统的桌面,成为用户最为直接,最基础的界面。
除了那些网络应用之外,浏览器本身也在不断的丰富着自己。曾经,我们把软件安装在操作系统当中,而现在,则是把具有不同功能的插件安装在浏览器里。比如Firefox,就把浏览器本身当成了开放的平台,并且通过大量的插件来丰富自己。Google推出的Chrome浏览器的实验版本也设置了插件的功能。各种浏览器则都可以通过userscript向网页中注入javascript,从而达到插件的功能。而在最新推出的Opera Unite中,更是把P2P的能力集成到了浏览器中,为插件的开发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如
果说像Gmail这样的网络应用,增加了浏览器所访问的网络应用的能力的话,那么浏览器的插件则是增强了浏览器自身的能力。于是浏览器的功能便不断的膨
胀,继续向前发展,它就可以取代操作系统可以给用户带来的各种各样的应用。那些本来在操作系统上建立的应用,就可以在浏览器上建立。那些依赖于不同的操作
系统的开发环境,就被浏览器的开发环境统一了起来。那些不同的操作系统,因为它们可以运行同样的浏览器,它们之间的区别与不同的用户体验,便更多被浏览器
所统一了,因为用户不再需要去更多的关注操作系统本身的特性,他们只需要浏览器就够了。
当然,另外一方面,桌面搜索和桌面小应用也随着Web
2.0的推进而丰富起来,并给我们提供了浏览器之外的一种选择。不过与浏览器相似的是,这些小应用的目的依然是网络,它们把用户最为关心的那些网络应用放
到状态栏上,Sidebar上,或者悬浮在桌面的最上方,从而把网络应用更为实时的推送给了用户。可以说应用,是简化的专门的浏览器。
Google刚刚推出了其操作系统,Chrome
OS,这便是一个向浏览器妥协了的操作系统。在这个操作系统里,操作系统本身的特性和功能被化约到最简,让用户从系统启动到通过浏览器访问网络的时间变得
最短,浏览器与相关的网络应用就是这个系统的核心,而用户绝大多数操作,也都将通过浏览器中完成。曾经,在硬件平台的上面我们架设了操作系统这个层面,我
们用操作系统和用户直接交流,操作系统之上和之下的部分,都成了围绕它建立的周边应用。然而操作系统本身则发展的过于复杂和难以统一,于是浏览器的壮大则
让它成了和用户交流的新的窗口,让它逐渐成长为网络时代真正的核心。
Web 2.0 杂谈(三) 在浏览器上架构的时代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8-23 02:53:08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