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TU发布即插即用的嵌入式SLAM新SOTA!

导读:

当前的SLAM技术正逐渐向轻量化和高效化发展,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研究者们越来越倾向于简化冗余的框架,以在效率和性能之间找到最佳平衡点。

一个优秀的SLAM系统不仅需要提供精确的定位数据,还必须能够在不同平台上实时运行,尤其是在低算力的平台上仍需表现出色。此外,SLAM的部署一直是个挑战,将复杂的框架从高算力的PC平台移植到嵌入式平台时,往往会遇到许多问题。

今天这篇AirSLAM提出的方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不仅在效率和性能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还显著简化了部署过程(可以达到即插即用),并且在低算力平台上,还能以40Hz的速度实时运行!©️【深蓝AI】编译

1. 问题引人

vSLAM在机器人导航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在成本和精度之间实现了良好的平衡。与LiDAR SLAM相比,vSLAM使用更为经济且紧凑的传感器,能够实现精确定位,这使得它在各类应用中有着广泛的前景。此外,相机不仅能捕捉到丰富的视觉信息,还能为机器人提供更强的定位能力。

然而,尽管vSLAM技术近年来取得了显著进展,现有的系统在光照条件恶劣的环境下仍然表现不佳。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挑战:一是由于光照剧烈变化或低光环境,特征检测和跟踪往往会失败,导致定位轨迹的质量下降;二是在重定位时,光照变化可能显著降低匹配成功率。AirSLAM将第一个问题称为短期光照挑战,它影响的是相邻帧之间的姿态估计;而第二个问题称为长期光照挑战,它影响的是查询帧与现有地图之间的匹配。总结一下,就是光照条件对于vSLAM的影响是很大的,光照的变化对于整体的定位和回环过程都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处理好整体vSLAM系统在不同关照条件下的运行能力,是该SLAM系统是否优秀,鲁邦的关键。

现有的方法通常只关注这两个挑战之一。例如,一些图像增强和归一化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特征跟踪,但它们往往难以应对各种复杂的光照条件。还有一些系统通过在包含各种光照条件的大型数据集上训练SLAM网络来提高鲁棒性,但这些方法在生成适合长期重定位的地图时仍然存在困难。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AirSLAM系统应运而生。AirSLAM通过结合点和线特征来提升vSLAM系统的精度和鲁棒性,并在效率与性能之间找到了一个平衡。AirSLAM设计了一个混合系统,利用学习方法进行特征检测和匹配,同时使用传统的几何方法进行姿态和地图优化。此外,为了提高特征检测的效率,AirSLAM开发了一个能够同时检测点和线特征的统一模型。AirSLAM还引入了一种多阶段重定位策略,以应对长期光照挑战,使系统能够在不同光照条件下保持稳定的表现。这个框架的设计使得整个SLAM系统特别的轻量化,对于部署十分的友好,能够很轻松的部署在各种低算力的嵌入式平台。

通过实验验证,AirSLAM不仅在各种光照挑战条件下实现了准确且鲁棒的建图和重定位,还展示出了很高的运行效率,能够在PC上达到73Hz,在嵌入式平台上则达到40Hz。

2. 具体方法与实现

首先来总览一下全文的方法框架,如图一所示,主要由三个部分进行实现:立体视觉里程计,离线地图优化和轻量级重定位框架,笔者先来对这三个部分的内容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建立一个初步的印象,随后再对这三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立体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