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客主页:盾山狂热粉的博客_优快云博客-C、C++语言,机器视觉领域博主
- 📢努力努力再努力嗷~~~✨
💡大纲
⭕了解数据库的基本内容,理解数据库系统的总体框架,了解数据库系统在计算机系统中的地位,以及熟悉数据库系统的功能
👉主要包括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模式、数据模式和关系模式、关系代数和关系演算
一、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一)数据库基础
💡数据库系统(DBS)由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操作数据库的应⽤程序,加上⽀撑它们硬件平台、软件平台和与数据库有关⼈员组成,其有机结合构成⼀个完整的数据库系统
1、数据库(DB)
👉是指按照一定的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
- 数据库中的数据按一定的数学模型组织、描述和存储
- 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容性,可被各类用户共享
2、硬件
👉是指计算机系统中的各种物理设备,包括存储数据所需要的外部设备
3、软件
👉包括操作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及应用程序
4、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是一个用来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大型软件,用于建立、使用和维护数据库主要实现共享数据有效地组织、管理和存取
DBMS的功能:数据定义、数据库操作、数据库运行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等
DBMS的特征:结构化管理数据,有较高的数据独立性,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性、故障恢复等控制功能
DBMS的分类:关系数据系统、面向对象的数据库系统、对象关系数据库系统
5、人员
👉包括系统分析员和数据库设计人员、应用程序员、最终用户和数据库管理员4类人员
(二)数据库管理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早期的数据处理都是通过手工进行的
👉程序和数据之间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这种数据处理具有几个特点
- 数据量较少:一组数据对应一个程序,数据面向应用,独立性很差,数据重复性大
- 数据不保存:主要用于科学计算,数据一般不需要长期保存,需要时输入即可
- 没有软件系统对数据进行管理:程序员不仅要规定数据的逻辑结构,而且在程序中还要使用其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的存取方法、输入/输出方式等。数据对程序不具有独立性,一旦数据在存储器上改变物理地址,就需要改变相应的用户程序
⭕手工处理数据有两个特点:一是应用程序对数据的依赖性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