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机杂感

作者在期末考试前放下项目开发,但仍关注着科协活动和技术进展。对于即将进行的场地调整感到不满,同时对新接手的客运管理系统项目和Flex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最近快考试了,落了一学期的课要开始“突击”了,也就基本放下了项目的开发和相关技术方面的研究学习。但时不时的还是会“开点小差”……

 

     首先是我们科协的活动。这活动是仙林地区十校联办的计算机类大赛,也算是我上任主席以来的第一个大活动了。但因为主办方的拖沓和期末复习方面的因素,我热情度骤减,越来越想敷衍过去了。而且各小赛的分赛报名人数很少,也方便了我的偷懒(不用圈场地组织评审了,直接晋级)。唯有PPT大赛报名人数超过了晋级人数,但也不想办宣讲了,直接内评一下,到时候把结果来个详细说明,再群发一下以作公示吧。

 

     接着是件很不爽的事。我们科协现在占用的创新中心场地快要装修好了(其实就是重新购置了桌椅和空调),于是我们那所谓的指导老师要来“赶人”了,打算把他带的项目组搬进来常驻,他自己也打算来占个大桌子(本部有办公室,楼下实验室里也有他的办公桌,还要来这噌一块地~),而让我们科协去他们项目组现在待的那破地方……(虽然我可能还能享受这里的环境,但影响了我们科协的利益~)

 

     最近,季老又接来了一个项目。好像是个什么客运管理系统,感觉挺大的系统,用jee开发。以前有个项目是.net开发的,我不感兴趣,也就不过问了。这次貌似对胃口了,有点冲动了。但听说对方要求7月中旬就要交一期,是不是时间上来不及啊?岂不是要用复习的时间来做项目了。这值得斟酌一下……但好久没写代码了,手有点痒了;何况最近在研究Rational的统一过程,一直想实践一下。

 

     还有就是技术上的事了。无意中发现,早就听说了的Flex技术是那么的吸引人!以前一直对Jsp、JS这类前台技术不感冒,因为开发太麻烦了,感觉要写个漂亮的UI很累人。虽然看到别人做的漂亮的AJAX效果很炫很羡慕,但还是勾不起我学习的激情。开始找到了Click框架来解决B/S模式下的CRUD操作,感觉要比在HTML里写Java代码看着爽,但还是没有那种完美感。现在发现了Flex!本以为就是Flash的升级版,开发就像做flash那样——误解,绝对的误解。看了介绍后简单试试手:开发个CRUD的前台UI是那么的方便!既美观又迅速,web开发既然可以用拖放控件实现!(好像asp.net早就可以了,但不喜欢MS的技术)哈哈哈,考完试我要研究它!

 

      就写这么点吧,可能这个月也不会写别的了……呵呵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22ca96b7bd39 在当今的软件开发领域,自动化构建与发布是提升开发效率和项目质量的关键环节。Jenkins Pipeline作为一种强大的自动化工具,能够有效助力Java项目的快速构建、测试及部署。本文将详细介绍如何利用Jenkins Pipeline实现Java项目的自动化构建与发布。 Jenkins Pipeline简介 Jenkins Pipeline是运行在Jenkins上的一套工作流框架,它将原本分散在单个或多个节点上独立运行的任务串联起来,实现复杂流程的编排与可视化。它是Jenkins 2.X的核心特性之一,推动了Jenkins从持续集成(CI)向持续交付(CD)及DevOps的转变。 创建Pipeline项目 要使用Jenkins Pipeline自动化构建发布Java项目,首先需要创建Pipeline项目。具体步骤如下: 登录Jenkins,点击“新建项”,选择“Pipeline”。 输入项目名称和描述,点击“确定”。 在Pipeline脚本中定义项目字典、发版脚本和预发布脚本。 编写Pipeline脚本 Pipeline脚本是Jenkins Pipeline的核心,用于定义自动化构建和发布的流程。以下是一个简单的Pipeline脚本示例: 在上述脚本中,定义了四个阶段:Checkout、Build、Push package和Deploy/Rollback。每个阶段都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配置和调整。 通过Jenkins Pipeline自动化构建发布Java项目,可以显著提升开发效率和项目质量。借助Pipeline,我们能够轻松实现自动化构建、测试和部署,从而提高项目的整体质量和可靠性。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处理用户关于“采样中杂感影响因素分析”的问题。首先,要明确用户所说的“杂感”可能是指采样过程中的噪声或干扰因素。接下来,我需要分析采样过程中可能影响噪声的各种因素,并组织成结构化的回答。 首先,我应该调用网络搜索工具,查找与采样噪声相关的因素。可能的搜索关键词包括“采样噪声影响因素”、“数据采集干扰因素”、“信号采样中的噪声源”等。通过检索相关的技术文档、学术论文或专业论坛内容,收集影响因素的分类和具体例子。 根据搜索结果,常见的噪声源可能包括环境干扰、设备自身噪声、信号源特性、采样率设置、接地问题、电磁兼容性、操作规范等。需要将这些因素分门别类,并详细说明每个因素如何影响采样结果。 接下来,我需要整合这些信息,按照用户的要求生成多个方法或步骤,每个部分之间换行。同时,要避免使用第一人称和步骤词汇,确保回答清晰且具有操作性。例如,可以将影响因素分为环境因素、设备因素、信号源因素、参数设置等类别,每个类别下具体说明。 此外,需要检查是否有必要包含公式或代码。例如,采样定理中的奈奎斯特频率公式($f_s \geq 2f_{max}$)可能与采样率设置相关,如果搜索结果中有相关内容,应该包含进去。代码示例可能涉及滤波器的实现,如果有相关解决方案,也需要用代码块展示。 在完成回答后,必须添加相关问题部分。需要基于原始问题和回答内容,提出三个相关问题,比如关于降低噪声的方法、采样率选择的影响、传感器噪声抑制技术等。确保问题符合用户可能进一步探索的方向。 最后,要严格遵守格式要求,特别是数学公式和代码的格式,以及相关问题部分的标题和编号格式。确保没有使用被禁止的结构,如集中引用或第一人称。</think>根据采样噪声的影响因素分析,主要干扰源可分为环境因素、设备特性、信号源特征和参数配置四类: **1.环境电磁干扰** 工业环境中的变频器、电机等设备产生电磁辐射,典型干扰强度可达50-100mV。高频干扰通过空间耦合进入信号线,解决方案包括采用屏蔽双绞线(传输阻抗<100Ω/km)和安装EMI滤波器 **2.设备本底噪声** 模数转换器(ADC)的量化噪声计算公式: $$SNR = 6.02N + 1.76\,\text{dB}$$ 其中N为ADC位数。16位ADC理论本底噪声约-98dB,实际受热噪声影响可能增加3-5dB **3.信号源阻抗匹配** 源阻抗与采样电路输入阻抗失配会导致信号衰减,建议输入阻抗至少为源阻抗的10倍。匹配不良时误差计算: $$E_r = \frac{Z_{source}}{Z_{source}+Z_{in}} \times 100\%$$ **4.采样参数设置** 违反奈奎斯特采样定理会产生混叠,最低采样频率应满足: $$f_s \geq 2.56f_{max}$$ 抗混叠滤波器设计示例: ```python from scipy.signal import butter b, a = butter(4, 0.48, 'lowpass') # 4阶巴特沃斯滤波器,截止频率0.48fs ``` **5.接地环路干扰** 多点接地形成地电位差,解决方案包括: - 采用单点接地系统 - 隔离变送器(2500Vrms隔离电压) - 共模扼流圈(100MHz阻抗>1kΩ)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