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uboot的调试串口和内核到调试串口由COM1改为COM2

本文详细介绍了如何修改UBOOT的mx51_bbg.c和mx51_bbg_android.h文件,将调试串口从UART1(COM1)更改为UART2(COM2)。同时,还讲解了如何调整内核解压时的串口配置,以及在uboot-imx的配置文件中设置新的串口参数,确保内核启动时使用正确的串口。

一:UBOOT

1、修改uboot-imx\board\freescale\mx51_bbg里的mx51_bbg.c文件,改成需要的设置:

static void setup_uart(void)
{
 unsigned int pad = PAD_CTL_HYS_ENABLE | PAD_CTL_PKE_ENABLE |
    PAD_CTL_PUE_PULL | PAD_CTL_DRV_HIGH;
 mxc_request_iomux(MX51_PIN_UART2_RXD, IOMUX_CONFIG_ALT0);
 mxc_iomux_set_pad(MX51_PIN_UART2_RXD, pad | PAD_CTL_SRE_FAST);
 mxc_request_iomux(MX51_PIN_UART2_TXD, IOMUX_CONFIG_ALT0);
 mxc_iomux_set_pad(MX51_PIN_UART2_TXD, pad | PAD_CTL_SRE_FAST);
 mxc_iomux_set_input(MUX_IN_UART2_IPP_UART_RXD_MUX_SELECT_INPUT, INPUT_CTL_PATH2);
// mxc_request_iomux(MX51_PIN_UART1_RTS, IOMUX_CONFIG_ALT0);
// mxc_iomux_set_pad(MX51_PIN_UART1_RTS, pad);
// mxc_request_iomux(MX51_PIN_UART1_CTS, IOMUX_CONFIG_ALT0);
// mxc_iomux_set_pad(MX51_PIN_UART1_CTS, pad);
 /* enable GPIO1_9 for CLK0 and GPIO1_8 for CLK02 */
 writel(0x00000004, 0x73fa83e8);<

<think> 我们已知用户需求:将RV1106开发板默认调试串口串口2改为串口3。 根据经验,这通常需要修改设备树(Device Tree)中的串口配置,并调整内核启动参数(bootargs)中的console参数。 步骤: 1. 找到设备树文件(.dts或.dtsi),修改串口节点状态,确保串口3被启用,并关闭串口2(如果不需要)。 2. 修改内核启动参数(bootargs),将console参数从原来的串口2(如ttyS2改为串口3(如ttyS3)。 3. 重新编译设备树内核,并更新到开发板。 具体操作: 1. 修改设备树: 首先,在设备树文件中,找到串口2串口3的节点。通常,调试串口在设备树中会有一个固定的节点,例如: - 串口2可能对应节点:`uart2: serial@ffd60000` - 串口3可能对应节点:`uart3: serial@ffd70000` 我们需要确保串口2的状态为禁用(disabled),串口3的状态为启用(okay)。例如: ``` &uart2 { status = "disabled"; }; &uart3 { status = "okay"; }; ``` 2. 修改内核启动参数: 在内核启动参数中,我们需要指定控制台(console)为串口3。启动参数通常位于设备树中的chosen节点,或者由bootloader传递。 在设备树中,我们可以这样修改(如果是在设备树中设置): ``` chosen { bootargs = "... console=ttyS3,115200 ..."; }; ``` 注意:串口3对应的设备名可能是ttyS3(具体需要根据内核文档或驱动代码确认,不同平台可能命名不同,RV1106可能是ttyS2对应uart2,ttyS3对应uart3)。 3. 重新编译设备树并更新: 修改完成后,重新编译设备树,生成新的dtb文件,然后将其烧录到开发板。 4. 验证: 重新启动开发板,通过串口3连接查看是否有启动日志输出。 注意:不同的板子内核版本可能会有差异,具体节点名称串口设备名请参考具体的设备树文档内核文档。 根据引用[2]中提到的设备树修改,我们可以知道在RV1106的开发中,设备树修改是常见的操作。 另外,引用[3]中提到了串口通讯的特点,这里我们需要确保串口3的波特率等参数设置正确(通常为115200)。 因此,总结步骤如下: 步骤1:定位设备树文件(如:`rv1106g-luckfox-pico-ultra-w.dts`)。 步骤2:禁用uart2节点,启用uart3节点。 步骤3:修改chosen节点中的bootargs,将console参数改为ttyS3(或对应的串口设备)。 步骤4:重新编译设备树。 步骤5:将新的设备树烧录到开发板。 如果bootargs是在uboot中设置的,那么需要在uboot环境中修改bootargs,例如: setenv bootargs ... console=ttyS3,115200 ... saveenv 但为了统一性,建议在设备树中修改。 需要注意的是:在修改前,请确认串口3对应的设备节点名称。在Linux中,串口设备节点通常为ttySx,但具体到RV1106,需要查看内核文档或设备树中的aliases节点是否有定义串口别名。 在设备树中,aliases节点可能会指定默认的串口,例如: aliases { serial0 = &uart0; serial1 = &uart1; serial2 = &uart2; serial3 = &uart3; }; 那么,串口3的设备节点就是ttyS3。 如果设备树中没有aliases节点,那么串口设备节点通常按照注册顺序分配ttyS0、ttyS1等,这种情况下修改顺序可能导致节点名变化,因此最好通过aliases节点固定。 因此,为了确保正确,我们可以在设备树中为uart3设置一个别名,并确保它是我们想要的顺序。 由于我们改变了调试串口,所以需要将串口3设置为别名serial0(如果内核默认使用serial0作为控制台),或者直接使用ttyS3。具体取决于内核的配置。 在RV1106的BSP中,默认的调试串口可能是通过某个串口的别名来固定的。我们需要查看原始设备树中调试串口是如何设置的。 通常,内核启动参数中直接指定设备节点名(如ttyS3)也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操作步骤清晰,但需要根据具体板子的设备树进行调整。 下面是一个修改示例(假设原始设备树中uart2调试串口,现在要改为uart3): 原始设备树片段: aliases { serial0 = &uart2; // 原来serial0对应uart2 }; chosen { bootargs = "console=ttyS2,115200 earlycon=uart8250,mmio32,0xffd60000"; }; &uart2 { status = "okay"; }; &uart3 { status = "disabled"; }; 修改后: aliases { // 将serial0改为uart3,这样console=ttyS0就对应uart3(如果内核使用别名) serial0 = &uart3; // 其他别名保持不变 }; chosen { bootargs = "console=ttyS0,115200 earlycon=uart8250,mmio32,0xffd70000"; // 注意:earlycon参数也需要修改为uart3的地址(0xffd70000) }; &uart2 { status = "disabled"; }; &uart3 { status = "okay"; }; 注意:在修改earlycon参数时,需要将地址改为uart3的寄存器基地址。另外,也可以不使用别名,直接指定console=ttyS3(如果uart3在内核中注册为ttyS3)。但是,由于我们修改了别名,将serial0指向uart3,那么ttyS0就对应uart3。这样修改后,控制台参数可以写console=ttyS0。 另一种做法是不修改别名,直接使用ttyS3(如果uart3在没有别名的情况下注册为ttyS3,那么我们可以直接写console=ttyS3)。但是,为了避免混淆,建议使用别名固定。 由于不同内核版本处理方式不同,最可靠的方法是查看内核启动时原始串口2对应的设备节点名(通常是ttyS2),那么串口3应该就是ttyS3。 因此,如果不想修改别名,可以这样修改chosen节点: bootargs = "console=ttyS3,115200 earlycon=uart8250,mmio32,0xffd70000"; 总结:具体步骤需要根据具体的设备树内核情况调整,但核心是修改设备树节点状态bootargs。 由于用户使用的是Luckfox Pico Ultra W开发板(根据引用[1]中的路径),我们可以参考其默认设备树文件进行修改。 最后,重新编译设备树,并更新到开发板。 注意:修改设备树后,需要重新编译内核或设备树(取决于具体编译系统)。在Luckfox的SDK中,通常进入kernel目录执行make dtbs,然后将生成的dtb文件替换掉boot分区中的文件。 如果以上步骤操作正确,重新启动后,调试串口切换串口3了。 请用户根据实际开发板的设备树文件进行修改。 生成相关问题: 1. 如何确认串口3的设备节点名称? 2. 修改设备树后重新编译失败怎么办? 3. 修改后串口3没有输出可能的原因有哪些? 4. 除了设备树,uboot阶段是否需要修改串口配置? </think>要将 RV1106 开发板的默认调试串口串口 2 改为串口 3,需要修改设备树内核启动参数,以下是详细步骤: ### 1. **修改设备树文件** 找到开发板对应的设备树文件(如 `rv1106g-luckfox-pico-ultra-w.dts`),进行以下修改: ```dts {3,7} /* 禁用原调试串口串口2) */ &uart2 { status = "disabled"; }; /* 启用新调试串口串口3) */ &uart3 { status = "okay"; dma-names = "tx", "rx"; }; ``` ### 2. **修改内核启动参数** 在设备树文件的 `chosen` 节点中,将 `console` 参数指向串口 3: ```dts {3} chosen { bootargs = "earlycon=uart8250,mmio32,0xffd70000,115200n8 console=ttyS3,115200n8"; // ttyS3 对应串口3 }; ``` - `0xffd70000` 是串口 3 的寄存器物理地址(需根据芯片手册确认) - `ttyS3` 是串口 3 在 Linux 中的设备节点名 ### 3. **重新编译烧录** 1. 重新编译设备树: ```bash make dtbs ``` 2. 将生成的 `.dtb` 文件烧录到开发板: ```bash # 示例命令(具体工具根据烧录方式调整) flash_tool -d /path/to/new_dtb.dtb ``` ### 4. **验证修改** - **物理连接**:将调试串口线连接到串口 3 的引脚(通常是 UART3_TX/UART3_RX)。 - **启动日志**:重启开发板,观察串口 3 是否输出内核启动日志。 - **系统确认**:进入系统后执行: ```bash dmesg | grep ttyS # 应显示:console [ttyS3] enabled ``` ### 关键注意事项 1. **地址验证**: 串口 3 的寄存器地址 `0xffd70000` 需参考 RV1106 芯片手册确认[^2]。 2. **别名检查**: 在设备树的 `aliases` 节点中,确保串口 3 已注册: ```dts aliases { serial3 = &uart3; // 必须存在 }; ``` 3. **电平匹配**: 串口 3 的电压需与调试器匹配(通常为 3.3V)。 ### 修改前后对比 | 配置项 | 修改前 | 修改后 | |---------------|----------------------|----------------------| | 调试串口节点 | `uart2` 启用 | `uart3` 启用 | | 控制台参数 | `console=ttyS2,...` | `console=ttyS3,...` | | 物理连接 | 串口 2 引脚 | 串口 3 引脚 | > ⚠️ 若修改后无输出: > 1. 检查串口 3 的引脚是否被其他功能复用(如 GPIO) > 2. 用示波器测量 TX 引脚是否有波形 > 3. 确认波特率(115200)与调试工具一致[^3]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