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kstemp函数

mkstemp函数在系统中以唯一的文件名创建一个文件并打开,而且只有当前用户才能访问这个临时文件,并进行读、写操作。mkstemp函数只有一个参数,这个参数是个以“XXXXXX”结尾的非空字符串。mkstemp函数会用随机产生的字符串替换“XXXXXX”,保证了文件名的唯一性。 函数返回一个文件描述符,如果执行失败返回-1。
临时文件使用完成后应及时删除,否则临时文件目录会塞满垃圾。由于mkstemp函数创建的临时文件不能自动删除,所以执行完mkstemp函数后要调用unlink函数,unlink函数删除文件的目录入口,但临时文件还可以通过文件描述符进行访问,直到最后一个打开的进程关闭文件操作符,或者程序退出后临时文件被自动彻底地删除。
int main(void)
{
        int fd;
        char temp_file[]="tmp_XXXXXX";
        /*Creat a temp file.*/
        if((fd=mkstemp(temp_file))==-1)
        {
                printf("Creat temp file faile./n");
                exit(1);
        }
        /*Unlink the temp file.*/
        unlink(temp_file);
        /*Then you can read or write the temp file.*/
        //ADD YOUR CODE;
        /*Close temp file, when exit this program, the temp file will be removed.*/
        close(fd);
}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abbae039bf2a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编译原理是研究如何将编程语言转化为机器可执行代码的理论基础。其中,三地址代码(Three-Address Code,TAC)作为一种中间表示形式,在编译器设计中经常被使用,尤其是在生成目标代码的阶段。本文将深入探讨三地址代码的概念、生成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 三地址代码是一种简单的低级抽象语法树(AST)表示,每条指令涉及三个操作数,通常包括两个源操作数和一个目的操作数。这种格式简化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的复杂性。例如,一个简单的算术表达式“x = y + z”在三地址代码中可能表示为: 在这个例子中,“t1”是一个临时变量,存储了“y + z”的结果,然后这个结果被赋值给“x”。 生成三地址代码的过程通常发生在编译器的中间阶段,即语法分析之后,语义分析之前。这个阶段称为“代码生成”或“中间代码生成”。编译器通过词法分析器处理源代码,将其转化为标记流;接着,语法分析器根据上下文无关文法将标记流解析成抽象语法树。三地址代码生成器就是在这个阶段介入,它遍历AST,为每个节点生成对应的三地址指令。 在Turbo C3.0这样的编译器环境下,开发者可以实现自己的三地址代码生成器。虽然Turbo C3.0是一款较老的编译器,但其C语言编译器设计原理依然适用于现代编译器开发。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下关键点: 符号表管理:符号表记录了程序中所有标识符的类型、作用域和关联地址,对于生成三地址代码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关于操作数的类型信息。 数据类型转换:编译器必须处理不同数据类型的运算,确保它们在三地址代码中正确表示。例如,整型与浮点型之间的转换需要特别处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