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款1:尽量用const和inline而不用#define [effective C++ 学习笔记]

本文探讨了为何在C++中使用const和inline优于#define的实践,主要理由包括:const能让编译器进行类型检查,inline避免了预处理器的简单替换导致的问题,同时介绍了它们在代码维护和效率上的优势。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这一节主要讲得是,为什么const,inline要比#define好,总结起来如下:

1 如果使用#define,编译器只是会傻乎乎的将define后面的内容替换成定义的变量,拿

const double ASPECT_RATIO = 1.653;举例,如果这样定义后,代码中使用 ASPECT_RATIO 时,在编译代码的时候,会将  ASPECT_RATIO 变量统一替换成1.653这个数字。
看似这样做没什么问题,但是会带来可能的隐患
隐患一:报错的时候,提示错误的原因会是1.653,这样不方便查找问题
隐患二:如果define定义的函数可能是不准确,主要是文中给出的例子,自己写了代码调试,发现文中的结果是对的
	#define max(a,b)  ((a)>(b) ? (a):(b))
	int a = 5, b = 0;
	max(++a,b);
	printf_s("a:%d ,b: %d",a,b);     //结果 a的值为7
	max(++a,b+10);
	printf_s("a:%d ,b: %d",a,b);   //结果 a的值为6
开始想了半天没想出结果,后来想想宏定义的原来,只是简单替换,那么可以得到如下的结论
      max(++a,b),  替换结果为:(++a)> (b) ? (++a) :(b)
写到这里 ,问题基本上明了了,第一次 max(++a,b);  (++a)> (b) 成立,所以返回(++a),导致增加两次
第二次(++a)> (b+10)  不成立,返回的为 b+10,故第二次的a少加了一次
通过这个例子很好的证明了,为什么const inline要比#define好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