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为了帮助同学们完成痛苦的实验课程设计,本作者将其作出的实验结果及代码贴至优快云中,供同学们学习参考。如有不足或描述不完善之处,敬请各位指出,欢迎各位的斧正!
一、实验目的
- 通过Internet资源,从感性上认识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应用,了解市场上常见的操作系统,为进一步的学习操作系统打下基础。
- 熟悉Linux实验环境,掌握一些有关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
- 熟悉使用Linux字符界面的常用命令。
- 学习并掌握Linux编辑器vi和编译工具gcc的使用方法。
- 掌握在Linux操作系统环境上编辑、编译、调试、运行一个C语言程序的全过程。
二、实验环境
实验机房软件Ubuntu,以及在VMware虚拟机上安装的Linux操作系统。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 掌握在VMware下安装Linux操作系统。
- 熟悉Linux字符界面,练习并掌握常用的Linux操作命令。
- 掌握一种Linux的编辑器,特别是字符界面的vi工具的使用。
- 使用vi编辑一个打印“Hello,I am a C program”字串的C语言程序,然后编译并运行它。熟悉gcc等编译器、调试器的使用。
例程:
#include<stdio.h>
int main( )
{
int i=getuid( );
printf("Hello world! This is my uid: %d\\n",i);
}
注:这个例程是上课时,老师发给我们,要我们自己动手写的,可能各不相同
四、实验程序清单(具体操作流程)
操作步骤如下:
- 在桌面新建文件夹exp,打开后右键选择Open in Terminal(用终端方式打开)
- 在终端输入“vi exp.c”,按i进入输入模式,进行C语言程序的编写,编写结束后按ESC键退出输入模式,输入“:wq”以保存文件。
- 在终端输入gcc -o exp exp.c,即保存到exp文件中
- 在终端输入./exp,即可看到输出
五、实验结果
Vi编辑C语言代码如下:
输出结果如下:
Vi编辑题目例程如下:
输出结果如下:(使用root 身份执行时)
六、实验总结
当使用root身份执行getuid()函数时,得到的返回值形式为int且为0。
如果使用机房电脑,使用getuid()函数时得到的返回值形式为int,但大多时候不为0。
作者:Knight Schumacher
首次编辑日期:2020.11.30
诚挚的希望能帮到各位同学,祝各位学业有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