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erodynamic
文章平均质量分 73
SJ2050
编程萌新,航空爱好者。
展开
-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0记——白金汉PI定理
目录量纲分析:白金汉PI定理相似参数量纲分析:白金汉PI定理 在空气动力学中,飞机的空气动力主要由自由来流的密度ρ∞,自由来流数V∞,翼弦长度c,自由来流的粘性系数μ∞以及音速a∞,所以假设我们可以推导出,空气动力大致满足以下这个式子:R = f (ρ∞,V∞,c,μ∞,a∞)。也就是 F(ρ∞,V∞,c,μ∞,a∞,R) = 0。然而不幸的是,对于这个看着就头大的式子,我们...原创 2018-06-02 21:30:58 · 6436 阅读 · 0 评论 -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2记——流体静力学初步
与物体在水中受到水的浮力一样,空气中的物体也会受到空气的浮力,但由于这个浮力往往比较小,实际中的很多问题我们常常将它忽略,而对于像热气球这样的靠空气的浮力产生升力的飞行器来说,空气的浮力是不能忽略的。同时,我们利用空气浮力的性质可以推算出高度随气压的关系。本记我们就来领略它的风采!原创 2019-01-28 12:22:04 · 1079 阅读 · 0 评论 -
真实海拔和虚拟海拔的关系
真实海拔和虚拟海拔的关系原创 2019-01-28 12:20:45 · 1020 阅读 · 0 评论 -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1记——流动相似性
在飞机真正上天之前,我们常常需要制作出缩小版的模型放在风洞中吹呀吹,尽可能地模拟真实飞行中的参数,这时我们就需要实现流动相似性,这便是本记要讲的。文章目录一、流动相似性的标准二、流动相似性的应用一、流动相似性的标准保证流动相似性的条件只有三条:首先需要保证实体的几何外形相似,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将长方体与球去比较。其次,V/V∞V/V_{\infty }V/V∞,p/p∞p/p_{\...原创 2019-01-26 13:53:10 · 1727 阅读 · 0 评论 -
流动相似性例子
目录何为流体相似性举个例子小结 在飞机设计的时候,我们喜欢把缩小版的模型放风洞中去吹,这时我们显然希望模型能最大限度地模拟真实尺寸飞机的情况,也就是模型的流体动力学模型要尽可能和真实飞机相似,流体相似性于是就登场了。何为流体相似性 流体相似性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1、几何外观需相似 2、相似系数需相同 目前,我们只需把...原创 2018-09-24 10:51:41 · 2383 阅读 · 0 评论 -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5记——推导二维机翼的空气动力学系数
机翼的受力分析图 我们知道,空气对一个物体产生的升力和阻力以及力矩源于作用在整个物体上的压力分布和剪切力分布,所以我们分析上图可知(取单位展长的机翼): 对于上表面: 同理对于下表面: ...原创 2018-08-10 13:52:04 · 4399 阅读 · 6 评论 -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4记——黏性流动入门
目录一、边界层的概念二、边界层的产生原因三、剪切力的公式四、温度分布情况五、雷诺数与层流、湍流一、边界层的概念 我们先来介绍边界层的概念(边界层正是黏性流动的产物),边界层是紧挨物体的薄层黏性区域。二、边界层的产生原因 根据第三记流动类型对黏性流动的定义(在流动中有摩擦、热传导或者扩散),又因为紧贴翼型表面的气流速度为0(无滑移条件),我的理解...原创 2018-07-22 11:21:56 · 1445 阅读 · 3 评论 -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 第3记——流动类型
一、连续介质与自由分子流动 分子之间相互碰撞的平均距离定义为平均自由程 。如果平均自由程的数量级远小于飞行器的尺寸时,此时,分子对物体的碰撞如此频繁以至于物体无法分辨出单个的分子碰撞,这时,对物体表面而言流体是连续介质,这样的流动称为连续流动。而如果空气很稀薄时(高空),平均自由程的数量级与飞行器尺寸相差不多时,则物体能分辨出单个分子的碰撞,此时,我们把流动成为自由分子流动。当然,...原创 2018-07-17 17:37:28 · 1461 阅读 · 2 评论 -
Anderson《空气动力学基础》5th读书笔记导航
没错,在2018年,我正式启程了安德森教授这本空气动力学圣经的阅读,为了深入理解概念,特写此刊,边读边写,2020年一定写完,写不完我就/¥@%¥………! 以下是导航:第一章任务图:第一章思维导图 ...原创 2018-06-02 21:40:05 · 2725 阅读 · 3 评论 -
从本质出发理解掌握三大坐标系下的三大方程(一)——梯度公式
对于很多数学和工程问题,我们常常需要使用到梯度、散度和旋度方程,而有的时候,虽然在使用这些方程,却对他们其中的物理意义不甚清楚,这样的后果是只能对公式死记硬背,但结果还是常常忘记。这篇文章便从这三大方程的物理意义入手,推导它们在三大经典坐标系下的形式,授予“捕鱼”之道!...原创 2019-05-11 15:44:43 · 26319 阅读 · 8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