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条件表达式: 表达式1?表达式2:表达式3
1. 当表达式1为等值比较,表达式2和3都为常数/可以优化为常数且差值为1时,编译器会通过setne指令进行平衡
2. 当表达式1为等值比较,表达式2和3都为常数/可以优化为常数且差值大于1时,编译器会通过下面的指令进行
sub reg,A
neg reg
sbb reg,reg
and reg,B
add reg,C
这时可还原为高级代码 reg==A ? C : B+C;
3. 当表达式1为区间比较,表达式2和3都为常数/可以优化为常数时先通过1中的(类似的)方式,然后通过
and reg,A
add reg,B
这样的代码进行计算,可还原为
表达式1?B+A:B
4. 当表达式2和3的值都未知时无法进行优化,会通过cmp和jxx 指令进行比较判断
二、 If-else语句
1. 单独if语句执行的通过相反的判断和jxx 进行跳转的
2. If-else语句 通过
cmp
jxx label1
••••••;//if中的内容
label1:
jmp label2
……;//else 中的内容
label2:
;//其他代码
这样的结构进行,但是当使用O2优化时会按条件表达式的方式进行流水线优化。
3. if-else的多分支的形式与单独的if-else很相似,只是jmp会直接跳到所有else的末尾
三、 switch
1. 当case的数量小于等于3时编译器会将其转成if-else语句,只不过没了jmp
2. 当case的标号是一个有序的序列时编译器会将其首地址存到数组(线性索引表)中,通过地址计算直接寻址,若其间少量连续标号丢失则在对应的地址位置上设nop
3. 当case标号适合做数组下标(最大与最小的case间差值小于255)但是结构稀疏时,编译器会通过二次索引建立新的索引表。
4. 当case标号不适合做数组下标时,编译器会通过判定树的形式进行查找(一颗平衡树?)
四、 do-while、while、for在debug模式下的代码
1. do-while和while的结构很相似,
;do-while:
Label1:
……..;//循环内容
jxx Label1
;while
label1:
jxx label2
……….;//循环内容
Jmp label1
label2:
- for循环的结构大致如下
;for
赋初值
jmp label2
label1:
计算步长
label2:
条件比较
Jxx label3
循环体
jmp label2
label3:
五、 release模式下的循环
1. 在release模式下编译器会将三种循环全部转化成do-while循环以提升效率
2. 编译器会把循环内可以放到循环外的的操作放到循环的外边进行优化
3. 编译器会用等价的低强度运算替换掉原代码中的高强度计算,如用加法代替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