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streamer的多路网络摄像头视频显示方案

文章介绍了在工业现场中,网络摄像头通过编码后的数据如H.264、MPEG-4、MJPEG等格式传输,需要VPU支持的主板如ESM6802进行解码。通过集成在主板上的Gstreamer和Qt库,可以方便地在Qt界面显示网络摄像头数据。英创公司提供了封装后的API函数,简化了开发者的工作,使其能专注于Qt应用程序的开发。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在很多工业现场中会使用到网络摄像头,它的优点是可以通过网络获取数据,没有距离的限制,只需要提供一个常用的普通网络接口就可以进行通讯,非常灵活。但是网络摄像头传输的数据都是通过了编码(现在常见格式有 H.264MPEG-4MJPEG)的,在接收到数据后,如果要在主板上进行处理和显示,就需要对数据进行解码。实现解码功能需要硬件的支持,依靠软件解码会消耗大量的CPU资源,而且性能也不理想,所以如果要连接网络摄像头,就需要使用到带有视频处理单元CPU,比如ESM6802和ESM8000系列主板。

        这类主板的CPU内部集成了一个拥有编解码功能的VPUVideo Processing Unit),通过VPU进行解码不会消耗过多的CPU资源,而VPU同时可以支持多种格式的解码,包括了常见的H.264MPEG-4MJPEG等格式。以ESM6802主板为例,能够支持的最大分辨率为1920x1088,同时最多可以处理4路摄像头的数据。下面我们就介绍如何使用在Qt界面中显示网络摄像头的数据。

        软件上同样还是使用gstreamerQt来实现,ESM6802的文件系统中已经集成了gstreamerQt5.8相关的库和工具,并且包含了处理网络摄像头通讯协议rtsp和操作VPU编解码的插件,而gstreamer能够支持多种图形系统包括Qt。所以利用gstreame能够快速方便的获取网络摄像头的数据并显示到Qt界面中,关于gstreamer的详细介绍,可以参考网站https://gstreamer.freedesktop.org/documentation/index.html?gi-language=c

        考虑到部分用户可能对gstreamer不熟悉,英创公司在gstreamer提供的API函数基础上重新封装了一层,通过库文件libemgst.so提供三个API函数和一个包含网络摄像头信息的结构体变量,利用这三个API函数,用户就可以将视频数据显示在Qt实现的界面上,而不需要使用代码对gstreamer单独进行操作,用户可以专注于Qt程序的开发。下面就详细介绍libemgst.so的三个API函数和结构体变量:

/**
 *	初始化gstreamer
*
*	本函数在C的main函数中调用,将会初始化gstreamer库
*
*	参数说明:
*	使用main函数的两个参数填入,gstramer初始化时需要读取main函数的两个参数
*
 *	返回值说明:
*	无返回值
*
 */
void init_emgst(int argc, char **argv);

/**
 *	包含网络摄像头设备信息的结构体
*	访问网络摄像头需要有ip地址,用户名和密码。如果是播放录像文件,还需要填入
*	录像文件的地址,如果是播放实时数据,路径填写为NULL即可。
*
*	参数说明:
*	ip:指向网络摄像头ip地址的指针
*	user:指向网络摄像头的用户名的指针
*	passwd:指向网络摄像头密码的指针
*	file:指向录像文件路径的指针,如果播放实时图像,赋值为NULL
*
 */
typedef struct _Rtsp_config {
    char *ip;
    char *user;
    char *passwd;
    char *file;
} Rtsp_config;

/**
 *	配置gstreamer,并显示到指定Qt窗口
*
*	函数会配置gstreamer,显示多个网络摄像头的数据到xwinid所指定的窗口,窗口的大
*  小通过参数width和height来确定,而网络摄像头的信息由指针rtsp_config传入,listsize
*	指定同时显示的通道数量。因为要动态建立网络摄像头的连接,函数不会退出,所以
*  需要在线程中调用。
*
*	参数说明:
*  xwinid:Qt窗口的id号,每一个窗口类中都包含这个成员变量。
*	width:显示视频数据所使用的窗口控件的宽度,单位pixel
*	height:显示视频数据所使用的窗口控件的高度,单位pixel
*  rtsp_config:指向设备信息结构体的指针,通常是一组包含设备信息的结构体指针。
*	详细解释可以查看对结构体Rtsp_config的说明
*  listsize:显示的视频通道数最多支持同时显示4路。支持1,2,4这三个值,函数会按
*	照固定模式对显示进行排列
*
 *	返回值说明:
*	0 表示正常退出gstreamer
*  -1 表示填入参数出现错误,启动gstreamer失败
*
 */
  int config_emrtsp(unsigned int xwinid, int width, int height, Rtsp_config *rtsp_config, int listsize);

/**
*	关闭gstreamer,释放资源
*
*	函数会关闭gstreamer输出,并释放相关资源
*
*	返回值说明:
*	无返回值
*
*/
void release_emrtsp(void);

        init_emgst函数进行gstreamer的初始化,在启动gstreamer功能之前需要调用一次,用户配合Qt使用时在main函数中调用即可: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初始化英创主板gstreamer功能
		init_emgst(argc, argv);

		//Qt窗口初始化,由QtCreator自动生成
		QApplication a(argc, argv);
		MainWindow w;
		w.show();

		return a.exec();
}

        config_emrtsp函数会配置并启动gstreamer,要将网络摄像头的数据显示在指定的窗口中,用户只要得到用来显示视频的窗口控件的id就可以了,在每一个Qt窗口控件类中都有对应的成员变量,可以很简单的获取到。通过rtsp_config填入网络摄像头的信息,包含网络摄像头的ip,用户名,密码和录像文件路径,如果只是播放实时图像,录像文件路径填为NULL就行了,函数会动态监测网络摄像头的连接,只有当播放完成才会退出,比如录像文件播放完毕或者手动关闭的情况,所以建议在线程中调用函数config_emrtsp。和网络摄像头的连接建立后,ESM6802主板会根据网络摄像头的编码格式自行选择合适的解码方式,不需要用户做任何设置,网络摄像头常用的H.264MPEG-4MJPEG编码格式都可以支持。

        config_emrtsp函数会根据width和height的值自动分配显示区域,listsize指定同时显示的通道数,支持的值为1、2、4,显示的方式如下图:

视频数据显示排列方式

         函数调用后gstreamer会将对应通道数的视频显示在指定的Qt窗口控件中,每一个区域所显示的网络摄像头数据是通过结构体指针rtsp_config指定的,下面是部分参考代码,创建了一个线程,通过一个按钮启动,把将graphicsView控件的id传给gstreamer,并显示设置的网络摄像头数据:

//派生一个Qt线程类,用获取config_emrtsp函数的参数,并在线程中启动
class Rtsp_pThread : public QThread
{
    Q_OBJECT

public:
    void run();

	//窗口控件的宽度
    int width;
    //窗口控件的高度
    int height;
    //显示的通道数量
    int num_of_chan;
    //窗口控件ID
    WId xwinid;
    //包含网络摄像头信息的结构体指针
    Rtsp_config *rtsp_config;
};
void MainWindow::on_confirm_released()
{
	//初始化结构体指针 
    rtsp_config = (Rtsp_config *)malloc(max_chan*sizeof(Rtsp_config));

    //填入每一路网络摄像头的ip,用户名和密码,因为不是播放录像文件,所以file一项填写的NULL。示例    是显示了四路网络摄像头的数据,因为都是访问的同一个摄像头,所以填写的信息是一致的
    for(i=0; i<max_chan; i++){
	    //网络摄像头的ip地址
    	(rtsp_config+i)->ip = (char*)malloc(20*sizeof(char));
    	sprintf((rtsp_config+i)->ip, "192.168.201.84");

	    //网络摄像头的用户名
    	(rtsp_config+i)->user = (char*)malloc(20*sizeof(char));
    	sprintf((rtsp_config+i)->user, "admin");

	    //网络摄像头的密码
    	(rtsp_config+i)->passwd = (char*)malloc(20*sizeof(char));
    	sprintf((rtsp_config+i)->passwd, "******");

    	(rtsp_config+i)->file = NULL;
    }

    //将显示区域的宽度,高度和等信息值赋给线程类的成员变量
    rtsp_thread.width = ui->graphicsView->width();
    rtsp_thread.height = ui->graphicsView->height();
    rtsp_thread.num_of_chan = max_chan;
    rtsp_thread.rtsp_config = rtsp_config;

    //启动线程
    rtsp_thread.start();
}

void Rtsp_pThread::run()
{
	//在线程中调用函数config_emrtsp,启动显示
    config_emrtsp(xwinid, width, height, rtsp_config, num_of_chan);
}

        release_emgst函数会停止gstreamer输出,并释放资源,在程序退出或者需要切换显示的时候调用,下面的代码是通过检测Qt按钮控件的点击事件,关闭显示:

void MainWindow::on_setting_released()
{
    int i;

    //停止显示,并释放相关资源
    release_emrtsp();
    //退出线程 
    rtsp_thread.quit();
}

        库文件libemgst.so已经预装在英创工控主板的文件系统中了,用户不需要针对主板再做任何设置。在开发程序的时候,将英创公司提供的emgst.h头文件和libemgst.so库文件添加到Qt工程中进去即可。头文件添加的方法十分简单,增加一个新的头文件就完成了。关于外部库的添加,Qt的开发工具QtCreator提供了非常简便的方法,用户只需要将libemgst.so拷贝到工程目录下,然后在QtCreator中的项目栏用鼠标右键单击工程,选择添加库(外部库),如下图:

        选择外部库后,点击下一步,按照下图设置,在库文件一栏中选择到工程下的libemgst.so文件,如下图:

 

        这样就完成了外部库的设置,用户可以在代码中调用libemgst.so提供的API函数了。英创公司提供了一个通过按钮切换显示视频通道数的例程,效果如下

        通过这种方式,英创公司希望能够帮助用户缩短开发周期,让用户可以专注于应用程序的开发,而不用花时间去学习并在代码中设置gstreamer。对于例程感兴趣的用户可以和工程师联系,索取相关代码。 

<think>首先,用户的问题是:“如何实现多路摄像头视频流的拉取和处理”,参考了之前的引用内容。这些引用提供了不同的方法:使用Qt+libvlc、Python调用海康SDK、FFmpeg、以及多线程或多进程处理。 我的回答需要遵循系统级指令: - 所有行内数学表达式用$...$格式。 - 独立公式用$$...$$格式并单独成段。 - LaTeX语法正确。 - 使用中文回答。 - 生成相关问题。 - 在回答中引用的段落末尾自然地添加引用标识,如[^1]。 用户可见层指令: - 回答结构清晰,帮助用户逐步解决问题。 - 保证回答真实可靠。 结构化回答: 1. **引言**:简要介绍多路视频流拉取和处理的概念。 2. **关键挑战**:讨论并发处理、资源管理等。 3. **实现方法**:基于引用,描述几种常见方法: - 使用Qt+libvlc和多线程(引用[^1])。 - Python调用海康SDK(引用[^2])。 - 使用FFmpeg(引用[^3]和[^4])。 - 多进程或多线程处理(引用[^1]和[^3])。 4. **步骤指南**:提供一个简化的步骤或示例。 5. **优化建议**:基于引用,讨论性能优化。 6. **总结**:回顾关键点。 7. **生成相关问题**:在末尾添加相关问题。 数学表达式:用户问题涉及IT领域,可能不需要数学表达式,但如果有,确保正确格式。例如,如果有公式,如计算帧率,用LaTeX。 引用标识:自然地添加引用。例如,当提到某个方法时,在句子末尾添加[^数字]。 相关问题:生成3-5个相关问题,基于主题。例如: 1. 如何优化多路视频流的性能? 2. 有哪些开源工具可用于视频流处理? 3. 如何处理视频流中的延迟问题? 完整回答框架: - 开头:直接回应用户问题。 - 主体:分步骤解释。 - 结尾:总结和相关问题。 确保回答真实可靠:基于引用内容,不要编造信息。</think>### 如何实现多路摄像头视频流的拉取和处理 在IT领域,实现多路摄像头视频流的拉取和处理是一个常见需求,特别是在监控、实时分析或流媒体应用中。核心挑战在于并发处理多个视频流,确保高效性、稳定性和资源优化。根据参考引用,我将分步骤解释实现方法,涵盖关键技术和优化策略。回答基于真实可靠的技术方案,如使用Qt+libvlc、Python SDK、FFmpeg等工具,并结合多线程或多进程处理以提升性能。 #### 1. **理解需求与核心挑战** - 多路视频流拉取涉及从多个摄像头(如RTSP流)同时获取数据。 - 处理包括解码、显示、存储或分析(如截图、对象检测)。 - 关键挑战: - **并发性**:多个流可能同时到达,需避免阻塞。 - **资源管理**:视频处理是CPU密集型任务,需高效利用计算资源。 - **稳定性**:单路流失败不应影响其他流。 - 根据引用[^1],多线程或多进程是解决并发问题的有效方式。 #### 2. **常见实现方法** 基于引用内容,以下是三种主流方法,每种都支持多路处理: **方法一:使用Qt+libvlc和多线程(适用于桌面应用)** - **原理**:利用libvlc库(VLC媒体播放器的核心)拉取RTSP流,并通过Qt框架实现GUI显示。每个摄像头分配一个独立线程,确保并发处理。 - **步骤**: 1. 为每个摄像头创建`VideoWorker`对象(封装拉流逻辑)。 2. 将每个`VideoWorker`分配到新线程(例如,使用QThread)。 3. 在主线程中管理线程池,处理事件和显示。 - **优点**:高响应速度,单路故障隔离[^1]。 - **示例代码片段(Python)**: ```python from PyQt5.QtCore import QThread import vlc class VideoWorker(QThread): def __init__(self, rtsp_url): super().__init__() self.rtsp_url = rtsp_url self.instance = vlc.Instance() self.player = self.instance.media_player_new() def run(self): media = self.instance.media_new(self.rtsp_url) self.player.set_media(media) self.player.play() # 添加处理逻辑,如帧捕获 # 主程序创建多个线程 threads = [] urls = ["rtsp://cam1", "rtsp://cam2"] for url in urls: worker = VideoWorker(url) worker.start() threads.append(worker) ``` - **处理扩展**:在`run`方法中添加解码或分析代码,如使用OpenCV处理帧数据。 **方法二:Python调用海康SDK(适用于海康摄像头专用集成)** - **原理**:直接使用海康威视的SDK拉取视频流,适合企业级监控系统。结合Python的多进程模块(multiprocessing)处理并发。 - **步骤**: 1. 下载并集成海康SDK(参考开源项目如[Universal-Tool/448c3d](https://gitcode.com/Universal-Tool/448c3d))。 2. 为每个摄像头启动一个独立进程,避免GIL限制。 3. 在每个进程中拉流、解码,并实现实时预览或存储。 - **优点**:低延迟,原生支持海康设备[^2]。 - **示例代码片段**: ```python import multiprocessing from hikvision import Camera # 假设SDK封装 def process_stream(rtsp_url): cam = Camera(rtsp_url) cam.connect() while True: frame = cam.get_frame() # 拉取帧 # 处理逻辑,如保存或分析 if frame: save_frame(frame) if __name__ == "__main__": urls = ["rtsp://admin:pass@192.168.1.1", "rtsp://192.168.1.2"] processes = [] for url in urls: p = multiprocessing.Process(target=process_stream, args=(url,)) p.start() processes.append(p) ``` **方法三:使用FFmpeg和多进程(适用于跨平台命令行或脚本)** - **原理**:FFmpeg是强大的多媒体处理工具,可直接拉取RTSP流并处理(如截图、转码)。结合Python的subprocess模块实现多路并发。 - **步骤**: 1. 为每个摄像头生成独立的FFmpeg命令。 2. 使用多进程启动命令,确保并行执行。 3. 添加处理逻辑,如按时间截图或推流到服务器(如M7s流媒体服务器)。 - **优点**:灵活高效,支持复杂操作如时间戳控制[^3][^4]。 - **示例代码片段**: ```python import subprocess import multiprocessing def capture_stream(rtsp_url, output_file): # FFmpeg命令:拉流并截图(例如,在特定时间点) cmd = f"ffmpeg -i {rtsp_url} -ss 00:00:05 -t 00:00:06 -map 0:v {output_file}" subprocess.run(cmd, shell=True) if __name__ == "__main__": streams = [ ("rtsp://cam1", "image1.jpg"), ("rtsp://cam2", "image2.jpg") ] processes = [] for url, output in streams: p = multiprocessing.Process(target=capture_stream, args=(url, output)) p.start() processes.append(p) for p in processes: p.join() # 等待所有进程结束 ``` - **处理扩展**:推流到M7s服务器时,修改FFmpeg命令为推流模式(如`-f rtsp`输出)。 #### 3. **关键优化策略** - **并发模型选择**: - 对于I/O密集型任务(如网络拉流),优先用多线程(引用[^1])。 - 对于CPU密集型任务(如解码、分析),使用多进程避免Python GIL瓶颈(引用[^3])。 - **资源管理**: - 限制线程/进程数量,防止资源耗尽(例如,使用线程池)。 - 添加超时和重试机制,处理网络中断。 - **性能提升**: - 硬件加速:利用GPU解码(如FFmpeg的`-hwaccel`选项)。 - 流媒体服务器集成:使用M7s或GStreamer管理推流,减轻客户端负载(引用[^3])。 - **稳定性保障**: - 监控每个线程/进程状态,自动重启失败实例。 - 使用消息队列(如RabbitMQ)解耦拉流和处理步骤。 #### 4. **总结与建议** 实现多路摄像头视频流的拉取和处理,核心是并发架构的选择(多线程或多进程)和工具集成(如Qt+libvlc、海康SDK或FFmpeg)。推荐从简单方法入手(如FFmpeg脚本),再逐步扩展到复杂场景(如GUI应用)。确保遵守法律法规,仅用于合法用途[^2]。通过优化,系统可支持数十路流,平均延迟控制在100ms以内[^1][^3]。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