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50 2016 Week 7 学习笔记

这节课讲到python 和 机器学习了。

机器学习一般和人工智能联系在一起,想想都难学。
这节课80分钟。只了解了机器学习这个概念。


机器学习主要用来:

  1. 搜索引擎
  2. 图像处理
  3. 声音识别
  4. 自然语言处理。

视频中讲了图像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
然后核心都是分类、聚类。
听着听着,感觉这个分类和最小值原理好熟悉。

大四时有门专业课 遥感原理与方法,第8章讲到了遥感图像的自动分类。
视频中的监督分类、非监督分类、K均值聚类法、最小距离分类方法在书中都有提到。

以下内容摘抄自 遥感原理应用与方法 ,可以帮助理解机器学习:

  1. 遥感图像的计算机分类,就是利用各种图像特征按一定的算法和规则,将遥感图像上的每个像元或区域进行属性识别和划分的过程。
  2. 目前,遥感图像的自动分类主要采用统计、决策树、模糊理论及神经网络等方法。
  3. 统计方法自然简单也容易实现(python的第三方库),统计分类方法又分为监督分类和非监督分类。
  4. 如果已知样本区类别的信息,对非样本区数据进行分类的方法称为监督分类。监督分类首先要根据训练样区来得到判别准则,比如某一类的中心的位置。
  5. 定义时提到的算法和规则,即判别函数和判别规则。常用的算法和规则是最小距离法。
  6. 根据RGB原理,每个像元都由三个字节表示颜色(三个0~255之间的数),每个像元对应着三维空间中的点。然后可以计算像素到哪个类距离最小了。
  7. 然后,非监督聚类。没有训练样区来得到聚类的中心。只是“盲目聚类”,典型的非监督聚类方法有K-均值聚类法。
  8. K-均值聚类法的思想是通过迭代,依次移动各类的中心,直到得到满意的结果。大致流程如下:
    任意选择m个中心(分成m类);
    将所有像元按照最小距离法分到这m个类中;
    根据各类中像元值计算新的m个中心;
    再根据这m个中心将所有像元分类到这m个类中;
    再计算新的m个中心;

    直到两次聚类中心几乎没有变化,认为分类结束。


统计学都需要学好就才能顺利学习机器学习。
只靠统计学远远不能满足机器学习的需要,还有决策树、模糊理论、神经网络这些。

术业有专攻,先大概了解一下。

### 关于哈佛大学CS50课程《计算机导论》学习笔记 #### CS50中的C语言编程基础 在哈佛大学CS50课程中,早期阶段确实引入了一些简化工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编程概念。例如,在第四周之前,学员们可以利用名为`cs50.h`的库文件作为辅助资源[^1]。 此库提供了一系列便捷函数用于处理输入输出、字符串操作以及基本数据结构管理等功能,使得初学者能够专注于算法逻辑而非底层实现细节上。对于想要记录这部分内容的学习笔记而言: - **重点一**:了解并熟悉如何导入头文件`#include <cs50.h>`到自己的程序开头位置; - **重点二**:掌握该库内常用API的应用场景及其语法格式; ```c #include <stdio.h> #include <cs50.h> int main(void){ string name = get_string("What's your name? "); printf("hello, %s\n",name); } ``` 上述代码片段展示了获取用户姓名并通过控制台打印问候语句的过程,其中调用了来自`cs50.h`里的`get_string()`方法来读取键盘输入。 #### 链表遍历技巧 当涉及到更复杂的数据结构如链表时,则需要掌握相应的遍历方式。下面给出了一段伪代码表示法,它描述了一个典型的单向链表节点访问循环体[^2]: ```c for (node* tmp = list; tmp != NULL; tmp = tmp->next) { // 对当前结点执行某些特定的操作... } ``` 这段代码实现了从给定列表头部开始逐个检查直至到达末端(即遇到null指针)。这里的关键在于每次迭代都将临时变量指向下一个地址直到结束条件满足为止。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