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典型差分放大电路
由虚短知Vx=V1……aVy=V2……b由虚断知,运算放大器输入端没有电流流过,则R1、R2、R3可视为串联,通过每一个电阻的电流是相同的,电流I=(Vx-Vy)/R2……c则:Vo1-Vo2=I*(R1+R2+R3)=(Vx-Vy)(R1+R2+R3)/R2……d由虚断知,流过R6与流过R7的电流相等,若R6=R7,则Vw=Vo2/2……e同理若R4=R5,则Vout–Vu=Vu–Vo1,故Vu=(Vout+Vo1)/2……f由虚短知,Vu=Vw……g由efg得Vout=Vo2–Vo1……h由dh得Vout=(Vy–Vx)(R1+R2+R3)/R2上式中(R1+R2+R3)/R2是定值,此值确定了差值(Vy–Vx)的放大倍数。这个电路就是传说中的差分放大电路了。
差分信号接在两个前级运放的同相输入端,由这两个反馈回路可得:
可解得 ,
再看第二级放大器反馈回路,由叠加原理可得:
当 时:
最终可得:
其实在实际应用中,改变 就能改变整个电路的增益,但这要保证上述几个阻值的高度对称,如果工程师们用分立的元件实现这样的电路显得很困难,所以半导体厂家把上述电路制成在一块硅片上,硅片上的电阻可以做到近乎统一,所以实际的放大器内部结构如下图所示(图为TI公司的低功耗、零漂移的轨至轨放大器INA333)。
图中 即为公式中
,可以看出电路图与之前的三运放仪表放大器电路图完全相同。其中
。
参考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