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U 1878 欧拉回路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并查集的算法来判断一个给定的无向图是否存在欧拉回路。通过确保所有节点度数均为偶数且图是连通的,实现了对欧拉回路的有效检测。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HDU临时:http://acm.split.hdu.edu.cn/showproblem.php?pid=1878

欧拉回路

Time Limit: 2000/1000 MS (Java/Others)    Memory Limit: 32768/32768 K (Java/Others)
Total Submission(s): 13164    Accepted Submission(s): 4917


Problem Description
欧拉回路是指不令笔离开纸面,可画过图中每条边仅一次,且可以回到起点的一条回路。现给定一个图,问是否存在欧拉回路?
 

Input
测试输入包含若干测试用例。每个测试用例的第1行给出两个正整数,分别是节点数N ( 1 < N < 1000 )和边数M;随后的M行对应M条边,每行给出一对正整数,分别是该条边直接连通的两个节点的编号(节点从1到N编号)。当N为0时输入结
束。
 

Output
每个测试用例的输出占一行,若欧拉回路存在则输出1,否则输出0。
 

Sample Input
  
3 3 1 2 1 3 2 3 3 2 1 2 2 3 0
 

Sample Output
  
1 0
 

Author
ZJU
 

Source
 


思路:

使用并查集判断区域的连通性等。

定义参考自:百度百科

无向图存在欧拉回路的充要条件
一个无向图存在欧拉回路,当且仅当该图所有顶点度数都为偶数,且该图是连通图。
有向图存在欧拉回路的充要条件
一个有向图存在欧拉回路,所有顶点的入度等于出度且该图是连通图。
混合图存在欧拉回路条件
要判断一个混合图G(V,E)(既有有向边又有无向边)是欧拉图,方法如下:
假设有一张图有向图G',在不论方向的情况下它与G同构。并且G'包含了G的所有有向边。那么如果存在一个图G'使得G'存在欧拉回路,那么G就存在欧拉回路。
其思路就将混合图转换成有向图判断。实现的时候,我们使用网络流的模型。现任意构造一个G'。用Ii表示第i个点的入度,Oi表示第i个点的出度。如果存在一个点k,|Ok-Ik|mod 2=1,那么G不存在欧拉回路。接下来则对于所有Ii>Oi的点从源点连到i一条容量为(Ii-Oi)/2的边,对于所有Ii<Oi的点从i连到汇点一条容量为(Oi-Ii)/2的边。如果对于节点U和V,无向边(U,V)∈E,那么U和V之间互相建立容量为无限大的边。如果此网络的最大流等于∑|Ii-Oi|/2,那么就存在欧拉回路。


AC Code:

#include<stdio.h>
#include<string.h>
const int MYDD=1103;

int Set[MYDD];
int indegree[MYDD];/*节点的度数*/
void Init(int n) {
	for(int j=0; j<=n; j++) {
		indegree[j]=0;
		Set[j]=j;
	}
}
/*并查集部分*/
int Find(int x) {
	return x==Set[x]? x:Find(Set[x]);
}

void Combine(int x,int y) {
	int fx=Find(x);
	int fy=Find(y);
	if(fx!=fy)
		Set[fx]=fy;
}

bool Same(int x,int y) {
	return Find(x)==Find(y);
}

int main() {
	int n,m;
	while(scanf("%d",&n)&&n) {
		Init(n);
		scanf("%d",&m);
		while(m--) {
			int a,b;
			scanf("%d%d",&a,&b);
			indegree[a]++;
			indegree[b]++;
			Combine(a,b);
		}

		int flag=0;/*图的连通性*/
		int sum=0;/*奇数度节点个数*/
		for(int j=1; j<=n; j++) {
			if(Set[j]==j)	flag++;
			if(indegree[j]&1)	sum++;
		}
		if(flag==1) {
			if(sum==0)	puts("1");/*不存在奇数度节点*/
			else	puts("0");
		} else	puts("0");/*不是连通图*/ 
	}
	return 0;
}


内容概要:文章基于4A架构(业务架构、应用架构、数据架构、技术架构),对SAP的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进行了详细对比分析。业务架构上,成本中心是成本控制的责任单元,负责成本归集与控制,而利润中心是利润创造的独立实体,负责收入、成本和利润的核算。应用架构方面,两者都依托于SAP的CO模块,但功能有所区分,如成本中心侧重于成本要素归集和预算管理,利润中心则关注内部交易核算和获利能力分析。数据架构中,成本中心与利润中心存在多对一的关系,交易数据通过成本归集、分摊和利润计算流程联动。技术架构依赖SAP S/4HANA的内存计算和ABAP技术,支持实时核算与跨系统集成。总结来看,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4A架构下相互关联,共同为企业提供精细化管理和决策支持。 适合人群:从事企业财务管理、成本控制或利润核算的专业人员,以及对SAP系统有一定了解的企业信息化管理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帮助企业理解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在4A架构下的运作机制;②指导企业在实施SAP系统时合理配置成本中心和利润中心,优化业务流程;③提升企业对成本和利润的精细化管理水平,支持业务决策。 其他说明:文章不仅阐述了理论概念,还提供了具体的应用场景和技术实现方式,有助于读者全面理解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