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面向对象编程

本文深入讲解面向对象编程的基础概念,包括类与对象、封装、继承、多态等核心特性,并探讨了抽象类、接口等高级特性,帮助读者全面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01. 面向对象编程(上)


一、面向对象编程(OOP)

面向对象和面向过程:
面向过程:强调的是功能行为
面向对象:将功能行为封装进对象,强调的是具备了功能行为的对象

(理解)把大象装冰箱一共分几步?
①打开冰箱   ②把大象装进去(存储大象)  ③关闭冰箱

如何使用面向对象思想思考上述问题呢?

人{


    拉(冰箱){
        冰箱.打开()   
    }

    指挥(动物){
        动物.进入()   
    }


    推(冰箱){
        冰箱.关闭()
    }

冰箱{

    打开(){}

    存储(){}

    关闭(){}


大象{

    进入(){}


猴{
    进入(){}

狮子{
    进入(){}

面向对象更加注重前期的设计
①就是对类的设计
②设计类就是设计类的成员:属性  &  方法


面向对象:将现实生活中一类事物的共性内容进行提取,抽象成相应Java类,用Java中类对其进行描述
现实生活中的事物:  小猫   小狗  大象
共性内容: 名称   性别   年龄    吃饭的功能    睡觉的功能

class Animal{
    //属性
    String name;
    char gender;
    int age;

    //方法-行为   
    public void eat(){
        System.out.println("吃饭");
    }

    public void sleep(){
        System.out.println("睡觉");
    }

}

若需要具体到某一个事物,通过  new 关键字创建对象

Animal a1 = new Animal(); //
a1.name = "大象";
a1.gender = '男';
a1.age = 2;

a1.eat();
a1.sleep();

System.out.println(a1.name + "," + a1.age);

类和对象:
类:对现实生活中一类事物的描述,抽象的
对象: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个体


一、属性:也叫成员变量,也叫实例变量

成员变量  &  局部变量 的区别?
①作用域不同
②内存中的位置不同
③成员变量有默认值,而局部变量没有默认值(局部变量使用前必须赋初始值)

成员变量的默认值:

基本数据类型:
byte short int ---> 0
long ---> 0L
float ---> 0.0F
double ---> 0.0D
char ---> '\u0000'
boolean ---> false

引用数据类型: ---> null
    |-- 类(class)
    |-- 接口(interface)
    |-- 数组([])

2.为属性赋初始化值的方式
①使用默认值
②直接显示赋值


二、参数的值传递:
基本数据类型: 将基本数据类型作为参数,传递给方法,方法运行结束后,原值不会发生改变

引用数据类型: 将引用数据类型作为参数,传递给方法,方法运行结束后,原值会发生改变
内存管理:
分配: JVM自动为其分配内存空间
释放:JVM通过垃圾回收机制自动的释放内存空间


垃圾回收机制: 将内存中的垃圾对象释放

垃圾对象:不再被任何引用指向的对象

Person p = new Person();

p  = null;

        System.gc(); //通知垃圾回收机制可以释放内存,但是并不能保证立即释放,加快释放。
一、面向对象的特性之一:封装性


封装的理解: 该隐藏的隐藏起来,该暴露的暴露出来

访问控制修饰符:
public : 公共的,可用于修饰属性、方法、类。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访问

private : 私有的,可用于修饰属性、方法。 只能在本类中访问



封装的步骤:
①属性私有化(private)
②提供公共的(public) get/set 方法


class Animal{
    //1.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legs; //描述腿的个数

    //2.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
        name = n;
    }

    public String getName(){
        return name;   
    }

    public ovid setLegs(int l){
        if(l > 0 &&  l <= 4){
            legs = l;
        }
    }

    public int getLegs(){
        return legs;   
    }
}


Animal ani = new Animal();
ani.name = "大象";
ani.legs = -1000;
一、this 关键字:使用在本类中,代表当前对象。可以用于调用属性、方法、构造器

this.属性
this.方法
this(……):
    ①this调用本类构造器,必须写在构造器中可执行代码的首行
    ②若一个类中有多个构造器,至少有一个构造器中不使用this (避免递归构造器调用)


谁让拥有this关键字的方法运行,谁就是当前对象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可以区分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
    }
}

Person p = new Person();
p.setName("张三");
一、构造器:也叫构造器方法,是类的成员之一。

    属性
    方法
    构造器

1. 构造器的格式

访问控制修饰符  类名(参数列表){
    //初始化语句
}

2. 构造器的作用
①创建对象
②为对象进行初始化


3. 构造器的注意:
①构造器的名称必须与类名一致!
②若一个类中没有显示提供任何构造器,系统会自动提供一个默认无参构造器
        public Person(){}
③若一个类中显示的提供了任何构造器,系统默认构造器将不再提供
④构造器只能调用一次,并且是在创建对象时调用

4. 构造器的重载
①构造器的名称必须相同
②构造器的参数列表必须不同(参数的个数、参数的类型)

5. 为属性赋初始值的方式
①使用默认赋值
②直接显示赋值
③构造器
顺序:①②③

class Person{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private char gender;

    public Person(){
        cry();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
        this.age = age;
    }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char gender){
        this(name, age);
        this.gender = gender;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this.name = name;//可以区分局部变量和成员变量
    }

    public void cry(){
        System.out.println("哭");   
    }
}


Person p = new Person("张三");
//p.cry();

Person p1 = new Person();
//p1.cry();

一、包的作用:
①用于区分重命名
②用于控制访问权限
③用于划分项目的结构层次,通常将功能相近的类划分到同一个包中。


package : 用于确定当前类的位置
    ①使用在当前 .java 源文件可执行代码的首行
    ②包的命名规范:所有字母都小写。 (通常将所在公司域名的倒置)
        如:  com.atguigu.项目名.模块名;
    ③每个“.”代表一层目录


import : 用于确定需要引入那个类的位置
    ①使用在 package 和  class 之间
    ②可以有多条,并排列出
    ③ import com.atguigu.aaa.* :    代表导入 aaa 包中所有的类或接口。 注意:包除外
    ④ 若在一个类中使用了两个相同类名不同包名的两个类。 如:  java.util.Date;   java.sql.Date;
        选择一个使用导入的方式:  import java.util.Date;
        选择另外一个使用全限定类名(全类名)的方式:  java.sql.Date date = new java.sql.Date();
    ⑤静态导入:
        import static com.atguigu.aaa.StaticClass.*; // 导入一个类中所有的静态内容

02.面向对象编程(下)


一、面向对象的特性之二: 继承

1. 为什么使用继承



①提高代码的复用性
②提高维护性
③有了继承让类与类之间产生了关系,能够创建出更加特殊的类型(多态)

2. 如何使用继承
    关键字: extends  -----  "扩展"  明确子类是父类的扩展

    如:
        class A extends B{

        }

        子类: A   父类(超类、基类、SuperClass):B

3. 通过继承,子类可以继承父类中所有的属性和方法。(包括私有的)
    私有的属性也会被继承,但是因为 private 修饰符的作用,子类不能直接访问
    需要通过 公共的 get / set 方法进行访问

4. 继承的注意:
    ①不能为了简化代码,获取某功能而继承,若要完成继承两个类之间要有一定的所属关系:is a
    ②Java只支持单继承,不支持多继承。(一个父类可以有多个子类,但是一个子类只能有一个父类)
    ③Java支持多层继承。


class A{
    void test1(){}

    void test2(){}
}

class B extends A{
    //void test1(){}

    //void test2(){}
}

---------------------------

class A{
    void test1(){
        //111111111111
    }   
}

class B{
    void test1(){
        //22222222222
    }
}

class C extends A, B{}

C c  = new C();
c.test1();

二、方法的重写:当父类中的方法对于子类来说不适用的情况下,子类可以对父类中方法进行“重写”
前提: 要有继承关系,使用在子类中
①方法名和参数列表必须相同
②返回值类型可以不同,但是有规则(若重写方法返回值类型是父类被重写方法返回值类型的子类)
③子类重写方法的访问控制修饰符不能小于父类被重写方法的访问控制修饰符

【面试题】 Override 和 Overload 的区别?


三、super 和 this 的使用方式完全一致!

this : 使用在本类中,代表当前对象的引用
super : 使用在子类中,代表父类对象的引用

super.属性
super.方法
super(……); 调用父类构造器
    ①当子类继承父类后,子类“所有”构造器中默认第一行第一句都有一句: super()
       super : 当子类继承父类后,子类继承父类中所有的属性和方法,子类需要知道父类如何为对象进行初始化
        ②若父类中没有提供无参构造器,子类“所有”构造器中必须显示调用父类有参构造器
        (无论如何必须保证创建子类对象前,先初始化父类)
    ③super() 调用父类构造器,必须写在构造器中可执行代码的首行
        因此,this() 和 super() 不能同时出现

四、四种访问控制修饰符

public : 公共的,可用于修饰 属性、方法、类。  在任何地方都可以使用

protected: 受保护的,可用于修饰 属性、方法。  可以在 本类中、本包中、子类中

default : 默认的(缺省的) ,可用于修饰 属性、方法、类。 可以在 本类中、本包中
    注意:default 并不是访问控制修饰符的关键字,在什么都不加的情况下就是 default

private : 私有的,可用于修饰 属性、方法。  只能在 本类中 使用



一、多态:一类事物的多种表现形态。    人 - 男人  女人 

1. 多态的体现: ①方法的重载与重写     ②对象的多态性

2.对象的多态性:父类的引用指向子类的对象

    Person p = new Man(); // 多态-向上转型
    p.eat();
    p.walk(); //虚拟方法调用

    //p.smoking();

    Man man = (Man)p; //向下转型
    man.smoking();

    Java程序的运行分为两种状态:
    在多态的情况下,编译时, “看左边”,看的是父类的引用(父类中不具备子类特有的方法)
                  运行时,“看右边”,看的是子类对象,实际运行的是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

                ———— 以上过程被称为“虚拟方法调用(动态绑定)”

3. 多态的前提:①要有继承关系  ②方法的重写(完成虚拟方法调用)

4. 引用数据类型之间的转换:
前提:要有继承关系
向上转型: 子类转父类。系统自动完成转换
向下转型: 父类转子类。需要使用强转符 “(需要转换的类型)”
            可能引发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Person p = new Man();
Woman woman = (Woman)p; //编译? YES       运行? NO

5. Java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instanceof 运算符:
    如:
        p instanceof Man :  判断 p 引用指向的对象是不是 Man 的本类类型及 Man 的子类类型,如果是返回 true

Person p = new Man();
if(p instanceof Woman){
    Woman woman = (Woman)p;   
}       


二、多态的应用
多态的应用之一:多态数组

    Person[] persons = new Person[3];//该多态数组中可以存放Person本类类型的对象及Person子类类型的对象
    persons[0] = new Person();
    persons[1] = new Man();
    persons[2] = new Woman();

    for(int i = 0; i < persons.length; i++){
        persons[i].eat();//虚拟方法调用
    }


多态的应用之二: 多态参数

//需求:展示一个男人吃饭和走路的功能
/*public void show(Man man){
    man.eat();
    man.walk()
}

public void show(Woman woman){
    woman.eat();
    woman.walk();
}*/

public void show(Person p){ //多态参数:当调用方法时,可以传递Person本类类型的对象及Person子类类型的对象
    p.eat();
    p.walk();//虚拟方法调用

    if(p instanceof Man){
        Man man = (Man)p;
        man.smoking();
    }
}




一、对象的关联:简单的说,是指一个对象中使用了另一个对象

class Teacher{

    String name;
    int age;

    Computer com;


class Computer{
    String cpu;
    String ram;
    String hdd;
}


二、java.lang.Object 类: 是所有类的父类。若一个类没有显示的 extends 任何类时,默认的 extends java.lang.Object
①既然 java.lang.Object 类是所有类的父类,那么Object类中的内容是最具共性的,所有类都适用
②既然 java.lang.Object 类是所有类的父类,那么Object类中方法都会被“继承”
③既然 java.lang.Object 类是所有类的父类,若Object类中的方法对于子类来说不适用,子类可以重写Object类中的方法


1.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用于比较当前对象与参数对象是否相等
    ①在 java.lang.Object 类中
    ②只能比较引用数据类型是否相等
    ③Object类中的equals方法比较两个对象的地址值。(通过查看源代码发现实际上使用 == 完成)
    ④若Object类中的equals() 方法对于我们来说不适用,我们可以重写 Object类中 equals()


“==”运算符:
    基本数据类型: 比较两个基本数据类型的值是否相等,若相等返回 true
    引用数据类型: 比较两个引用数据类型的地址值是否相等,若相等返回 true


class Person /* extends java.lang.Object*/{
    String name;
    int age;

    public Person(){}

    public Person(String name, int age){
        this.name = name;
        this.age = age;
    }

    //重写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if(this == obj){
            return true;
        }
        if(obj instanceof Person){
            Person p = (Person)obj;
            if(this.name.equals(p.name) && this.age == p.age){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public String toString(){
        return "姓名:" + name  + “年龄:” + age;   
    }

}

//需求:若两个人的姓名年龄都一样,视为同一个人
Person p1 = new Person("张三", 18);
Person p2 = new Person("张三", 18);

System.out.println(p1.equals(p2)); //重写equals之前- false----重写后:true

System.out.println(p1);
System.out.println(p1.toString());

2.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返回当前对象的字符串表现形式
    ①在 java.lang.Object 类中
    ②Object类中的toString方法返回的格式为:
        getClass.getName() + '@' + Integer.toHexString(hashCode());
          因此,Object类中的toString() 方法对于我们来说不适用,我们可以重写toString()   
    ③当直接输出对象的引用时,默认调用 toString();           
一、static 修饰符:代表静态的,可用于修饰 属性、方法、代码块、**内部类

1. static 修饰的属性(静态变量或类变量)
①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随着类的消失而消失(生命周期最长)
②静态变量被该类所有对象所共享
③一旦某个对象修改该属性值,其他对象也会随之改变
④静态变量的存在优先于对象
⑤可以通过 “类名.类变量”的方式调用

2. static 修饰的方法(静态方法或类方法)
①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
②静态方法的存在优先于对象
③通过“类名.类方法”的方式调用
④静态方法中不能调用非静态成员,非静态方法中可以调用静态成员
⑤静态方法中不能使用 this 和 super

3. 类变量和实例变量的区别?
①生命周期不同
②内存中的位置不同


二、类的成员之一: 代码块

非静态代码块:
①格式: 类的一对 { }
②每次创建对象时执行
③非静态代码块的执行优先于构造器
④用于为对象进行初始化。(通常为共性内容进行初始化)
⑤代码块可以有多个,依次向下的顺序执行


静态代码块:
①格式:static{ }
②随着类的加载而加载,并且只加载一次
③静态代码块的执行优先于非静态代码块
④静态代码块中不可以调用非静态成员
⑤静态代码块可以有多个,依次向下的顺序执行


三、final 修饰符: 代表最终的,可用于修饰 变量、方法、类。

final 修饰的类不能被继承
final 修饰的方法不能被重写
final 修饰的变量叫常量,一旦被赋值,值不能改变
    ①常量的命名规范:所有字母都大写,每个单词之间以 "_" 分隔
    ②常量没有默认值,因此在使用前必须为常量赋初始值
       赋值方式(直接显示赋值、构造器、代码块)
       若选择使用构造器为常量赋值,必须保证“所有”构造器都为该常量赋值           



03. 高级类特性


一、抽象类

    创建类用于描述现实生活中一类事物,类中有属性有方法,方法都有方法体。
    某种情况下,父类只能知道子类应该具备一个怎样的方法,但是不能明确知道子类如何实现该方法。
    例如:几何图形(多态练习),所有几何图形都应该具备一个计算面积的方法,但是不同几何图形计算面积的方式不同


Java为上述问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Java允许父类中只是提供一个方法的声明,不提供具体的实现
具体的实现交给子类来完成,该方法被称“抽象方法”
拥有一个或多个抽象方法的类,称为“抽象类”


二、如何使用抽象  : abstract  关键字
1. 使用 abstract 修饰的类称为“抽象类”
①格式: 访问控制修饰符  abstract class 类名{}
②拥有一个或多个抽象方法的类必须是抽象类
③抽象类中可以有非抽象方法
④抽象类中可以没有抽象方法的
⑤***抽象类不能创建实例
⑥抽象类中可以声明构造器。作用:当子类继承父类后继承父类中所有的属性和方法,因此子类需要知道父类如何为对象进行初始化

2. 使用 abstract 修饰的方法称为“抽象方法”
①格式: 访问控制修饰符  abstract 返回值类型  方法名(参数列表);
    注意:抽象方法没有方法体,因此也不需要那对 {}
②当子类继承父类后,若重写了父类中“所有”的抽象方法,该类为具体类,可以创建实例
③当子类继承父类后,若没有重写父类中“所有”的抽象方法,该类必须是抽象类,不可以创建实例

3.
abstract 和 static 不能同时使用
abstract 和 final 不能同时使用
abstract 和 private 不能同时使用

一、接口:可以定义多个不相关事物的相同功能




二、如何使用接口

①接口与类是平级的

    关键字: interface

    public interface Flyer{}
②可以把接口理解为一个特殊的抽象类,因为接口中只能定义“全局静态常量”和“抽象方法”
    //全局静态常量
    int NUM = 10;//public static  final

    //抽象方法
    void fly();//public abstract
③接口中不能定义一般方法、变量、构造器、代码块
④**接口不能创建实例
⑤接口就是用来被实现的
    关键字 : implements

    public class Bird implements Flyer{}
⑥实现接口的类被称为“实现类”,实现类的功能和“继承”功能一致, 都可以获取接口中所有的成员
⑦若实现类实现了接口中“所有”的抽象方法,该类为具体类,可以创建实例
    若实现类没有实现接口中“所有”的抽象方法,该类必须是抽象类,不能创建实例
⑧接口可以多实现 -----  解决了Java中单继承的局限性
    如:
        public class Bird implements Flyer, Runner{}
⑨接口不可以继承任何类, 接口可以继承接口,接口可以多继承接口
⑩一个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同时实现多个接口
    如:
        public class Bird extends Animal implements Flyer, Runner{}
        注意:先继承,后实现   
一、内部类:在一个类中声明另一个类。 里面的类:内部类   外面的类:外部类

    1. 成员内部类:
        ①是类的成员之一。 (属性、方法、构造器、代码块)
        ②内部类可以使用四种访问控制修饰符(public protected default private)   
        ③static  final

            //创建静态内部类对象
            Person.Mobile pm = new Person.Mobile();       
            pm.message();

            //创建非静态内部类对象
            //Person p = new Person();
            //Person.Computer pc = p.new Computer();

            Person.Computer pc = new Person().new Computer();
            pc.show();

        ④内部类的外部类拥有相同的特性。


        class Person{
            Stirng name;
            int age;

            //成员内部类
            public class Computer{
                String name;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this.name);       
                    System.out.println(Person.this.name);//区分内部类属性和外部类属性   
                }
            }   

            static class Mobile{
                public void message(){

                }
            }   
        }


    2. 局部内部类:

        //如下方式使用非常少
        public void show(){
            class InnerClass{}
        }


        //若某个类仅适用于当前方法时,可以声明为局部内部类
        public Comparator getComparator(){

            class MyComparator implements Comparator{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return 0;
                }           
            }       

            return new MyComparator();
        }   

        public Comparator getComparotor(){
            //匿名内部类
            Comparator com = new Comparator(){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return 0;
                }
            };

            return com;
        }   


        pulbic Comparator getComparator(){
            return new Comparator(){
                public int compare(Object o1, Object o2){
                    return 0;
                }
            };
        }           
一、枚举类:jdk1.5后出的新特性,可以定义有限数量的可穷举数据集。
           简而言之,当确定一个类有几个对象时,使用枚举。


1. 自定义枚举类
①私有化构造器
②类内部创建对象


class Season{

    //类内部创建对象
    public static final Season SPRING = new Season();
    public static final Season SUMMER = new Season();   
    public static final Season AUTUMN = new Season();   
    public static final Season WINTER = new Season();   

    //私有化构造器
    private Season(){}

}


2. 使用 enum 关键字创建枚举类

enum Season{
    SPRING,
    SUMMER,   
    AUTUMN,   
    WINTER;
}


枚举类常用方法:
> valueOf(String name) : 根据name枚举类对象名称,获取指定的枚举类对象
> values() : 获取当前枚举类中所有枚举类对象的数组


3. 枚举类实现接口

public enum Season implements MyInterface{
    SPRING{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春天");
        }
    },
    SUMMER{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夏天");
        }
    },
    AUTUMN{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秋天");
        }
    },
    WINTER{
        public void show(){
            System.out.println("冬天");
        }
    };

//    @Override
//    public void show() {
//        System.out.println("季节");
//    }
}
一、注解: jdk1.5后出的新特性,注解是一个元数据。是一个代码级别的说明。
        在 Java 中以 “@注解名”的方式呈现


1. JDK 内置的常用注解
@Override: 限定重写父类方法, 该注释只能用于方法
@Deprecated: 用于表示某个程序元素(类, 方法等)已过时
@SuppressWarnings: 抑制编译器警告

2. 自定义注解
public @interface MyAnnotation{
    String value() default "atguigu";
}

3. 元注解
 *  @Retention : 描述注解的生命周期
 *  @Target : 描述注解可以修饰哪些程序元素
 *  @Documented : 描述注解可以随之生成说明文档 (该注解生命周期必须为 RUNTIME)
 *  @Inherited: 被它修饰的 Annotation 将具有继承性.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shujuboke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