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杂烩
远古大猛犸
混迹于京城的一名软件开发者
展开
-
Web开发之四:前后端开发模式探讨
在去年一年的开发过程中,基于开发中MVC的分层模式,我们在实际的项目中尝试了前后端分离的开发模式,并在几个项目中都坚持了下来,虽然坚持了,但不能说明实际的效果很好,或者解决了我们项目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就像做软件维护一样,经常会解决一个Bug,又引入多个Bug,在新的开发模式下,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新问题,而这些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进一步说明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的。 1)前后端人员配比不合转载 2013-07-29 18:33:55 · 1261 阅读 · 0 评论 -
Web开发之一:Web UI技术综述
一、什么是UI?什么是UI设计师? 1、什么是UI 按照Wiki的解释:In the industrial designfield of human–machine interaction, theuser interface isthe space where interaction between humans and machinesoccurs. 其实就是:UserIn转载 2013-07-29 18:31:36 · 1319 阅读 · 0 评论 -
Web开发之二:什么是前端、什么是后端
从去年做空间开始,这一年来,一直在提前端和后端这样两个概念,同时,也在小组内推行着技术上的分工,并在开发模式上尝试着创新。在学习了Spring、IBatis之后,对于前端后分工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所以,岗位的分工也根据开发的分工而开始尝试。 在我们实际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当前这样定位前端、后端开发人员。 1)前端开发人员:精通JS,能熟练应用JQuery,懂CSS,能熟练运用这些知识,进转载 2013-07-29 18:32:43 · 848 阅读 · 0 评论 -
Web开发之三:前后端开发任务量分析与比较
这一年来的项目,无论是个人中心、文库还是学科测评,每次都会被一个问题所困扰,那就是如何估量前后端的任务量、如何确定前后端的人员比。 在采用分工模式之后,经过两个项目的开发,和大个、阿黄、建坤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前端开发在整个项目中耗时最多,但是究竟占多大的比例,我们却没有仔细的去思考。每次项目安排人员,前后端人员比大致为1:1,这明显是不合适的,所以在项目后期,后端人员要么闲下来了,要转载 2013-07-29 18:33:14 · 3083 阅读 · 0 评论 -
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为码农?
文章转自:http://www.youkuaiyun.com/article/2012-10-19/2810967-Why-are-China%27s-programmers-always-calle实际上IT行业在中国并不是特别差的行业,而程序员的工资也并不低,但为什么中国的程序员总被称作码农或者说是苦逼的程序员?中国的程序员生活和欧美的有什么不一样?之前,研发频道曾发过《东方程序员怎么看西转载 2014-12-18 00:44:46 · 619 阅读 · 0 评论 -
浏览器端的缓存规则
转载:http://www.cnblogs.com/guohui-y/articles/5231116.html浏览器端的缓存规则 对于浏览器端的缓存来讲,这些规则是在HTTP协议头和HTML页面的Meta标签中定义的。他们分别从新鲜度和校验值两个维度来规定浏览器是否可以直接使用缓存中的副本,还是需要去源服务器获取更新的版本。新鲜度(过期机制):也就是缓存副本有效转载 2017-02-06 10:45:25 · 634 阅读 · 0 评论 -
程序员最核心的竞争力是什么?
转载:https://dev.21ds.cn/article/105.html进行社招面试时,有一个问题几乎是必问的:你为什么要离开上一家公司?其实这个问题主要是想试探一下求职者的核心诉求,并借此预估一下他在本公司工作的稳定性。常见的答案也无非就是这么几种:对薪酬不满意、干得不爽,或者是想换个环境。然而,我遇到过好几个初次跳槽的求职者给出的答案是:「在原来的公司学不到技术」。转载 2017-06-08 18:33:26 · 343 阅读 · 0 评论 -
阿里、网易、滴滴共十次前端面试碰到的问题
转载: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09662029前一段时间一直在不断地面试,无奈个人技术能力有限、项目经验缺乏,最终都没有进入到HR面试环节,全~~挂~~了~~面试了这么多,结果不是太好,有点儿受打击,也促使我近期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问题:哪些技术知识掌握的还不错,哪些还有待提高,哪些是需要去恶补的。阿里面试了三个部门,都是在二转载 2017-06-09 10:09:14 · 1107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