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博客到现在有一年多的时间了,今年年初的时候,还写过2020博客总结。随着写博客的次数增多,同时参加了优快云的一些活动,对写博客有了一些更深的理解,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
以前我觉得写博客是深入思考的过程,这也是我最看重的一点,这一年多写博客的经历确实证明是有用的。而且在遇到问题时,能够更快的发现问题核心点,并做出很好的总结。不考虑其它好处,单凭这两点足够督促我继续写下去。
写这篇文章主要是想说一下深度思考有多深的问题。
下面是我的理解,未必正确,大家可以一起探讨一下。
不管任何方向,博客有几种类型:
-
读书笔记式
这种类型的博客,主要是将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方便查找。
-
复述式
这种类型的博客,主要是作者对某块知识进行了学习,消化后重新组织结构和语言进行讲述。更好一些的是学习了众多资料,博采众家之长,写出比较全面、更加准确的文章。
-
实践式
实践式比起前两种的本质区别是:动手。动手把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思考如何应用、带来哪些好处。
实践式一般是双向的。有可能是将偶尔学习到的知识,联系实际遇到的情况做分析;也有可能是实际遇到问题,网上查找资料,立即用于实践。
-
大师式
这种一般是指在某一方面钻研的特别深,是行业专家。或者将所学融汇贯通,能够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像设计出新的DB、设计GRPC、写Gin框架。
又或者理论极强,发表的论文是新方向的基石,如Leslie Lamport等人。
大体分了这四种类型,每种类型也有一些小的分级,不过这里不讨论了。
之所以区分类型,是因为不同的类型其深度思考的程度是不一样的。对我个人而言,任何一种都比不写博客强。
在深度思考的程度上,大师式>实践式>复述式>读书笔记式。
除了大师式,其它几种都写过,而且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开始的时候写了一些读书笔记,慢慢的开始复述学过的内容,再然后强迫自己一定要动手。这个过程特别符合实践论里的内容,我对写博客的认知不断在变化、不断在加深,直到有一天,我发现博客也有不同分类,不同类别对我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希望自己今后能够多写一些实践式的博客,努力争取迈到大师式的级别。
最后一点就是写博客需要心态好,写博客的主要矛盾是为了提升自己,其它都是次要的。
最后
大家如果喜欢我的文章,可以关注我的公众号(程序员麻辣烫)
我的个人博客为:https://shidawuhen.github.io/
往期文章回顾:
招聘
- 字节跳动|内推大放送
- 字节跳动|今日头条广州服务端研发工程师内推
- 字节跳动|抖音电商急招上海前端开发工程
- 字节跳动|抖音电商上海资深服务端开发工程师-交易
- 字节跳动|抖音电商武汉服务端(高级)开发工程师
- 字节跳动|飞书大客户产品经理内推咯
- 字节跳动|抖音电商服务端技术岗位虚位以待
- 字节跳动招聘专题
设计模式
- Go设计模式(15)-门面模式
- Go设计模式(14)-适配器模式
- Go设计模式(13)-装饰器模式
- Go设计模式(12)-桥接模式
- Go设计模式(11)-代理模式
- Go设计模式(10)-原型模式
- Go设计模式(9)-建造者模式
- Go设计模式(8)-抽象工厂
- Go设计模式(7)-工厂模式
- Go设计模式(6)-单例模式
- Go设计模式(5)-类图符号表示法
- Go设计模式(4)-代码编写优化
- Go设计模式(4)-代码编写
- Go设计模式(3)-设计原则
- Go设计模式(2)-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
- Go设计模式(1)-语法
语言
- 再也不怕获取不到Gin请求数据了
- 一文搞懂pprof
- Go工具之generate
- Go单例实现方案
- Go通道实现原理
- Go定时器实现原理
- Beego框架使用
- Golang源码BUG追查
- Gin框架简洁版
- Gin源码剖析
架构
存储
网络
工具
读书笔记
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