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Core Data是iOS5之后才出现的一个框架,它提供了对象-关系映射(ORM)的功能,即能够将OC对象转化成数据,保存在SQLite数据库文件中,也能够将保存在数据库中的数据还原成OC对象。在此数据操作期间,我们不需要编写任何SQL语句,这个有点类似于著名的hibernate持久化框架,不过功能肯定是没有Hibernate强大的。简单地用下图描述下它的作用:
左边是关系模型,即数据库,数据库里面有张person表,person表里面有id、name、age三个字段,而且有2条记录;
右边是对象模型,可以看到,有2个OC对象;
利用Core Data框架,我们就可以轻松地将数据库里面的2条记录转换成2个OC对象,也可以轻松地将2个OC对象保存到数据库中,变成2条表记录,而且不用写一条SQL语句。
模型文件
在
Core Data
,需要进行映射的对象称为
实体
(entity)
,而且需要使用
Core Data
的模型文件来描述app中的所有实体和实体属性。这里以Person(人)和Card(身份证)2个实体为例子,先看看实体属性和实体之间的关联关系:

Person实体中有:name(姓名)、age(年龄)、card(身份证)三个属性
Card实体中有:no(号码)、person(人)两个属性
接下来看看创建模型文件的过程:
1.选择模板


2.添加实体

3.添加Person的2个基本属性

4.添加Card的1个基本属性

5.建立Card和Person的关联关系

Person实体中有:name(姓名)、age(年龄)、card(身份证)三个属性
Card实体中有:no(号码)、person(人)两个属性
接下来看看创建模型文件的过程:
1.选择模板


2.添加实体

3.添加Person的2个基本属性

4.添加Card的1个基本属性

右图中的表示Card中有个Person类型的person属性,目的就是建立Card跟Person之间的一对一关联关系(建议补上这一项),在Person中加上Inverse属性后,你会发现Card中Inverse属性也自动补上了
了解NSManagedObject
1.通过
Core Data
从数据库取出的对象,默认情况下都是
NSManagedObject
对象

2.
NSManagedObject
的工作模式有点类似于
NSDictionary
对象,通过键
-
值对来存取所有的实体属性


1> setValue:forKey:存储属性值(属性名为key)
2>
valueForKey:
获取属性值
(
属性名为
key)
注:黑色表示类名,红色表示类里面的一个属性
开 发步骤总结:
1.初始化NSManagedObjectModel对象,加载模型文件,读取app中的所有实体信息
2.初始化NSPersistentStoreCoordinator对象,添加持久化库(这里采取SQLite数据库)
3.初始化NSManagedObjectContext对象,拿到这个上下文对象操作实体,进行CRUD操作
1.搭建上下文环境
2.添加数据到数据库
3.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
注:Core Data不会根据实体中的关联关系立即获取相应的关联对象,比如通过Core Data取出Person实体时,并不会立即查询相关联的Card实体;当应用真的需要使用Card时,才会再次查询数据库,加载Card实体的信息。这个就是Core Data的延迟加载机制
4.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2.点击Arguments,在ArgumentsPassed On Launch中添加2项
1> -com.apple.CoreData.SQLDebug
2> 1
选择模型文件
选择需要创建子类的实体
创建完毕后,多 了2个子类
文件内容展示:
Person.h
Person.m
Card.h
Card.m
那么往数据库中添加数据的时候就应该写了:
说到这里,整个Core Data框架的入门就结束了,其实Core Data还远不止这些功能,它还支持自动撤销机制,一对多关联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CoreData中的核心对象

注:黑色表示类名,红色表示类里面的一个属性
开 发步骤总结:
1.初始化NSManagedObjectModel对象,加载模型文件,读取app中的所有实体信息
2.初始化NSPersistentStoreCoordinator对象,添加持久化库(这里采取SQLite数据库)
3.初始化NSManagedObjectContext对象,拿到这个上下文对象操作实体,进行CRUD操作
代码实现
先 添加CoreData.framework和导入主头文件<CoreData/CoreData.h>
1.搭建上下文环境
2.添加数据到数据库
3.从数据库中查询数据
注:Core Data不会根据实体中的关联关系立即获取相应的关联对象,比如通过Core Data取出Person实体时,并不会立即查询相关联的Card实体;当应用真的需要使用Card时,才会再次查询数据库,加载Card实体的信息。这个就是Core Data的延迟加载机制
4.删除数据库中的数据
打开CoreData的SQL语句输出开关
1.打开Product,点击EditScheme...2.点击Arguments,在ArgumentsPassed On Launch中添加2项
1> -com.apple.CoreData.SQLDebug
2> 1


创建NSManagedObject的子类
默认情况下,利用Core Data取出的实体都是NSManagedObject类型的,能够利用键-值对来存取数据。但是一般情况下,实体在存取数据的基础上,有时还需要添加一些业务方法来完成一些其他任务,那么就必须创建NSManagedObject的子类
选择模型文件

选择需要创建子类的实体

创建完毕后,多 了2个子类

文件内容展示:
Person.h
Person.m
Card.h
Card.m
那么往数据库中添加数据的时候就应该写了:
说到这里,整个Core Data框架的入门就结束了,其实Core Data还远不止这些功能,它还支持自动撤销机制,一对多关联等,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
转:http://blog.youkuaiyun.com/q199109106q/article/details/8563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