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中,建立对象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栈上,一种是在堆上。在栈上称为静态建立,而后者称为动态建立。
静态建立一个类的对象,是由编译器自动为对象在栈空间中分配内存,然后调用该对象的构函数形成一个对象,这种方法是直接调用类的构造函函数。
动态建立对象,则是通过new运算符在堆上建立对象。具体步骤是:先执行operator new()函数,在堆上先开辟一段空间;然后然后调用构造函数进行初始化。这种方法是间接调用构造函数。
1.只能建立在堆上
要定义一个只能在堆上生成对象的类,我们对比两种方法,都是要使用构造函数,所以如果将构造函数设置为private,很显然这种方法既不能在栈上建立对象,也不能在堆上。
当对象建立在栈上面时,是由编译器分配内存空间的,调用构造函数来构造栈对象。当对象使用完后,编译器会调用析构函数来释放栈对象所占的空间。编译器管理了对象的整个生命周期。所以我们试着想如果把析构函数设为private能否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person p;这句话是编译是不过的,他会说~person()不可访问。而通过new是可以的。原因就在于:==类的析构函数是私有的,编译器无法调用析构函数来释放内存。所以,编译器在为类对象分配栈空间时,会先检查类的析构函数的访问性,如果类的析构函数是私有的,则编译器不会在栈空间上为类对象分配内存。==但是,虽然可以通过new来定义对象,可他是动态建立,所以释放也就有动态释放掉它的空间。所以必须写一个函数来动态释放掉new出的对象。
但是为什么不能直接在类外面用delete来释放new出来的空间?
这就要明白,new和delete底层是怎么做得。
new:new定义一个类的对象,先调用malloc函数在堆上为该对象开辟合适的空间,然后调用构造函数进初始化。
delete:当调用delete后,首先会调用该对象的析构函数,然后在调用free释放掉该段空间。
所以这时候就会明白,为什么不能直接delete刚才的对象,因为析构函数是私有的,类外面就不能访问,所以我们必须自己写一个函数来释放掉该空间。
具体做法如下: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class person
{
public:
person()
{
}
void destroy()
{
delete this;//首先会调用析构函数,在调用free释放空间
}
private:
~person()
{
}
};
int main()
{
//person p;不可以调用析构函数
person *ptr = new person;
//delete ptr;不可调用析构函数
ptr->destroy();
system("pause");
return 0;
}
这样做,还有问题,无法解决继承的问题,不能解决继承问题,那么多态就实现不了,从而父类的析构函数就不能定义为虚函数。我们先来看下他为什么?
问题就是:如果person作为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