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 The Calculus of Probabilities
1.2.8 Theorem 可明显自证的三条定理
(a) P(∅)=0,where ∅ is the empty set;
(b) P(A)<=1;
(c)P(A^c)=1-P(A).
简单用公理可证。
1.2.9 Theorem 没那么明显自证的三条定理
证明其实也不太难…
a.就右边移过去,分配律逆用就完事了。
b.其实是用了a.的结论
c.在所给的前提下,a式的右侧实际变为==P(B)-P(A).
又因为a左边>=0(公理非负性),所以P(B)>=P(A)
由b.和P(A∪B)<=1得出Bonferroni不等式
1.2.10 Example Bonferroni Inequality
Bonferroni不等式的意义,体现在:
- 已知P(A)和P(B),
- 个体事件A、B的值足够大(否则得出的是一个正确但无用的负数…),
- 求事件交集A∩B的概率。
1.2.11 Theorem 布尔不等式
a.证明思路:
Ci之间disjoint,所以S可表示为Ci并集,再用分配律
概率函数P的可加性定义,见1.2.4概率论自学day2-概率论基础(1)_shang_an_la的博客-优快云博客
b.就是布尔不等式,指对于全部事件的概率不大于单个事件的概率总和。
书上给的证明方法我不太喜欢,还是推荐数学归纳法。
参考:
- 布尔不等式_百度百科——归纳法证明,简洁易懂。
- 【证明】【一题多解】布尔不等式(union bound)的证明_https://space.bilibili.com/59807853-优快云博客——提到了独立事件证明法,和书中思路类似,但不太推荐(因为看起来巨麻烦…)
布尔不等式和Bonferroni不等式的相似性
将布尔不等式应用到A^c上,则有
得到了Bonferroni不等式的更普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