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tag 通信时,要确保对方知道每个数据的类型,我们需给各个类型进行系统性的编号。asn.1中,这种编号称为tag。
二.tag class 一共有四种tag类:universal,application, context-specific和private,实际应用中除context-specific外,都不推荐使用。 1.UNIVERSAL的Tag是ASN.1标准定义的,给每一种内建类型定义一个固定tag值。 2.APPLICATION的Tag,唯一标志应用内的一个类型。如: Order-number ::= [APPLICATION 0] NumericString 但是因为使用IMPORTS等方式下,很难保证唯一性,所以这种Tag类已经不推荐使用了。 3.context-specific的Tag只能出现在SEQUENCE、SET和CHOICE类型的组件中,如果这些结构类型本身也是另一个结构类型的组件,也可以使用。只要不产生歧义,相同的tag数值可以在不同结构中反复使用。 A-possible-type ::= SET { integer [0] CHOICE { a [0] INTEGER, b [1] INTEGER }, boolean [1] CHOICE { a [0] BOOLEAN, b [1] BOOLEAN } } 如果没有明确地写明tag类,也默认为是context-specific: 如 Number ::= [0] INTEGER context-specific是目前最广泛应用的tag class。 4.private tag,在一家公司或一个国家内唯一标志一个类型,如某公司可能这样扩展传输层PDU: RejectTPDU ::= SET { destRef [0] Reference, yr-tu-nr [1] TPDUnumber, credit [2] Credit, extended [PRIVATE 0] BOOLEAN DEFAULT FALSE } PRIVATE类的Tag现在也不推荐使用。 5.结构类型的tag类与他们组件的tag类没有必然关系。 三.tag模式IMPLICIT,EXPLICIT 1.一个类型被声明了IMPLICIT tag,编码时会用新的tag(即IMPLICIT前面[]中的)值替换旧的值(IMPLICIT后面[]中的tag值或universal tag): Number1 ::= [0] IMPLICIT INTEGER Number2 ::= [0] IMPLICIT [1] INTEGER number1,Number2 的tag值都是0。 复合类型sequence,set被声明了IMPLICIT tag,那么它的成员和成员的成员都默认为IMPLICIT,除非手工为这些成员设定了另外的tag模式: Msg ::= [0] IMPLICIT SEQUENCE { YourIncome [0] INTEGER OPTIONAL, YourDebit [1] INTEGER OPTIONAL, AccountedClosed [2] EXPLICIT BOOLEAN } Msg 的yourIncome, YourDebit成员的tag是 IMPLICIT模式, AccountedClosed成员tag是 EXPLICIT模式。 2.一个类型被声明了 EXPLICIT tag,编码时会在旧的tlv基础上嵌套一层TLV,T是 EXPLICIT tag值,L是tlv的长度,V即原tlv。 当没有其它更多描述信息,并且使用BER编码时,会默认为EXPLICIT模式,将UNIVERSAL类和context-specific类的Tag同时编码出来: Afters ::= SEQUENCE { cheese [0] IA5String, dessert [1] IA5String } 3.tag模式用于指定tag在ber编码中是使用嵌套方式还是直接方式,因此 Number ::= IMPLICIT INTEGER,Number ::= EXPLICIT INTEGER和Number ::= [UNIVERSAL 2] IMPLICIT INTEGER都等效于Number ::= INTEGER4.结构类型的tag模式与他们组件的tag模式没有必然关系。四.全局tag模式在模块定义时声明tag模式,会对整个模块内的类型产生影响。
1.全局IMPLICIT模式:
M DEFINITIONS IMPLICIT TAGS ::=
BEGIN
T ::= SEQUENCE
{
a [0] INTEGER,
b [1] SEQUENCE
{
i [0] INTEGER,
n [1] NULL
},
c [2] REAL
}
END
模块M中的成员a,b,c和b的成员tag都是 IMPLICIT模式。
为了避免冲突,一定要将该形式模块内的CHOICE类型改写成EXPLICIT,例如在下面的模块中
M DEFINITIONS IMPLICIT TAGS ::=
BEGIN
T ::= SEQUENCE
{
a [0] INTEGER,
b [1] CHOICE
{
i [0] INTEGER,
n [1] NULL,
m [2] BOOLEAN
},
c [2] REAL
}
END
如果CHOICE取i则会与a冲突,取m就会与c冲突。
2.全局EXPLICIT 模式:模块中的成员tag都是 EXPLICIT模式。
3.全局AUTOMATIC 模式: 模块内所有SEQUENCE、SET和CHOICE类型ASN.1编译器会自动从0开始,步长为1进行自动编码。而其中的成员使用都是IMPLICIT模式,同样,碰到CHOICE类型,要将CHOICE类型tag改为EXPLICIT模式。
下面两个定义是等效的:
(1).
MDEFINITIONS AUTOMATIC TAGS ::=
BEGIN
T::= SEQUENCE
{
a INTEGER,
b CHOICE
{
i INTEGER,
n NULL
},
cREAL
}
END
(2). MDEFINITIONS ::=
BEGIN
T::= SEQUENCE
{
a[0] IMPLICIT INTEGER,
b[1] EXPLICIT CHOICE
{
i[0] IMPLICIT INTEGER,
n[1] IMPLICIT NULL
},
c[2] IMPLICIT REAL
}
END
注意b的tag模式是EXPLICIT,而他的成员的tag模式是IMPLIC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