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了N行字,又删了N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不管远近的记忆都凌乱不堪,面对着LCD想把一件事整理出头绪都有些困难。同一条思路貌似不能持续1分钟,遍跳到另外的区域里去了。现在的大脑似乎像那恶心的FAT,长时间未经整理,充斥着大大小小的碎片。或许,该到了停止装入新的垃圾、把过去彻底Defrag一下的时候了。
小时候生活在父母都是老师的环境里,虽然很是爱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但骨子里终究保留着那种KUSO式的恶搞的本事。虽然挨揍不多,亦少不了无数次的教训。又或许是属于“聪明”的那一类,即便是成天不干正经事,成绩依然在最前列。自小学1年级前买了FC,便跟CONSOLE GAME结下不解之缘。虽然直到大学前就这么一台主机(于小学6年级时毁于老妈之脚,享年6岁),但这个小爱好估计是要陪伴于一生了。
初中继续发扬恶搞精神,被班主任视为败类,但又不得不服于优秀的成绩,仍然无可奈何。网吧,街机房陪伴了我这3年。虽不能说是完全荒废,到底是玩了个够本。
高中,真正开始成长。高一混了一年,高二落了个年级前100名(共14XX人)外+信息学竞赛,保送后的高三则是彻底堕落的一年。尽管如此过了3年,我的心理年龄却似乎一下子老了30岁。小时候是如此爱热闹、恶搞的我,居然开始喜欢清静了……不知道这算不算是转折点,但自从高一开始上火花之后,自己的社群一下子从现实转向了另外一个现实。在火花的日子发生了太多的事情,对于我来说,或许真正提前接触到了那一部分现实中的社会,认识各种各样的人,而不仅仅限于受迫于高考的高中生了。不得不承认,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时候便形成了。
不知道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到底正确与否,也不清楚小时候显露出来的到底是不是我的本性。但是我始终认为,环境对于人的性格的塑造起着90%的作用。人之初,性随便。我也不承认现在的我是个内向的人,我依然会在好友面前“胡作非为”。我可以在陌生人面前保持那种低调的风格,同样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展现真实的本领。我不是一个追求上进的人,我同样不想做出多伟大的事业来。以前老妈经常对我说,如果你再多付出一点要比现在还要好。然而对于我来说,我只想付出刚好能达到我所想达到的目标的努力,多一点便觉得吃亏了,或许说是“不喜欢”更为恰当。在自己的欲望范围里,恰当的努力,得到不多也不少的回报,这就是我所追求的生活。
大学上了两年,虽然原先的思维方式仍没有改变,但是对于以前对某些事的看法却大相径庭。之中更多的却是失望。已经过了两年,虽然仍没有什么改观,但对于各种不屑之事、物却已慢慢习惯——适者生存是我一直以来的信仰。我可以不说,可以不看,但不能够不习惯。
人真正成熟或许需要跨过两道槛:接受世界的不平等,理解别人与自己的死亡。
自认为已经跨过了第一道,于是引用曾经使用过的签名档的修改版来结束这仍然好似Fragments的结果:在这不平等的世界中,不论你接受不接受,你只有去享受属于你的那一份快乐和痛苦,这样你才不会在自己对世界的怨恨中迷失自我。
Fragments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4-12-10 12:00:02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