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子与语言:模糊概念的探讨
在日常交流和思考中,我们常常使用“句子”“语言”等词汇,但这些概念的边界却并非清晰明确。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些模糊概念,分析它们在不同语境下的含义和应用。
1. 句子的定义与区分
我们首先面临的问题是:什么是句子?我们从什么当中区分出句子呢?是从语法系统中的句子成分(如等式与等号),还是从所有我们不称之为句子的事物(如椅子、手表等)?实际上,那些与句子特别相似的书写图像或声音模式,并非我们真正需要关注的重点。
有人可能会说,只有在解释语法系统时,我们才能谈论句子。这表明句子的概念与语法系统紧密相连。就像“句子”和“对象”等词汇一样,它们只有在应用于有限的领域时才是被允许的,并且在这些领域中它们显得自然合理。一旦领域被扩展,试图使其成为哲学概念,这些词汇的意义就会逐渐消散,变成空洞的影子。
我们或许会认为:“命题是我们用以表达某种意义的一切符号”。但当被问及“表达‘某种意义’意味着什么”时,我们只能给出一些例子。这些例子虽有其适用范围,却无法让我们更进一步。在逻辑中,我们不能进行无根据的概括。这里的概括本身是有特定规则的,即带有预先确定的语法规则的符号。这意味着一般性的不确定性并非逻辑上的不确定性,我们不仅在逻辑空间内拥有自由,还拥有扩展或改变这个空间的自由。
2. 新句子与语言的接纳
当一个新句子被纳入一种语言时,会发生什么呢?判断它是否为句子的标准是什么?如果被纳入语言就将其标记为句子,那么这种纳入具体指什么?或者说,什么是语言?
显然,我们会将使用符号与其他活动区分开来。人会睡觉、吃饭、喝水,同时也会使用符号进行交流(即运用语言)。但我们如何确定一个概念为“句子”呢?我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3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