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与意义的深度剖析
在日常交流和知识探索中,理解与意义是两个核心概念。让我们深入探讨它们的本质和相互关系。
理解与命题的关系
理解和意义是否应纳入我们的考量范围,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首先,我们会思考能否理解除命题之外的事物。或者换个角度,是否只有当我们理解了某个内容,它才成为一个命题。例如,我们可能会尝试谈论“体验一个命题”,但这种体验能否被记录下来呢?
在一定意义上,不存在半个命题。这就如同一个单词只有在句子的语境中才有意义一样,半个命题也只有在完整命题的语境里才有意义。理解是从命题开始的,如果没有命题,理解也就无从谈起。并且,“理解”这个词和“理解一个命题”这样的表达并非元逻辑的,它们只是语言中的普通表达。
从实际情况来看,科学和数学广泛使用命题,但却很少讨论对命题的理解。这似乎有些奇怪,因为我们要让一个命题对自己有意义,就必须先理解它。在理解过程中,我们常常将理解视为本质,而将符号看作次要的。但符号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仅仅是为了让他人理解自己吗?这里,符号被视为一种“药物”,试图在他人身上产生与自己相同的感受。
语言与意义的本质
当被问到“你是什么意思”时,回答通常是“我指的是 p”,而不是“我指的是我用‘p’所表达的意思”。语言作为一个整体,是不能被完全误解的,否则就无法对这种误解进行澄清。语言必须能够自我表达。
如果我们总是在一个语言系统中表达自己,并且只能通过该系统的命题来解释一个命题的意义,那么最终意义会完全从语言中消失,只剩下语言本身可供我们研究。一个命题的意义由解释来阐明,但我们不能用语言来解释语言本身,因为语言是我们解释其他事物的工具。
以弗雷格反对算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