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打字稿>相关内容解读》
1. 版本与起源
“大打字稿”存在三种版本。第一个版本是打字稿的未校正复写本,可能于1933年夏天由一名打字员制作而成。第二个版本以维特根斯坦亲手添加大量手写内容和修改的原件为基础,从打字稿完成后不久便开始修改,一直持续到1937年。第三个版本与第二个版本基本相同,只是在维特根斯坦去世后,G. H. 冯·赖特和G. 克雷塞尔在数学部分添加了一些手写注释。
打字稿的来源众多。1929年1月18日,维特根斯坦回到剑桥继续学业,约两周后,他开始在一本空白账本上记录笔记,并将其命名为“第一卷,哲学评论”。第一条记录为:“是否可以设想一个只包含所有有理点但不包含无理点的空间?这仅仅意味着:无理数是否没有在有理数中预先被判定?”由于这条评论后来被原封不动地收录进“大打字稿”,可以说这项工作始于1929年他回归哲学之时。
在1929年至1933年期间,他陆续写出了另外9本所谓的“卷”和4本袖珍笔记本,总计约3292页手写评论。他从这14份手稿中进行挑选、编辑和添加内容,制作出了4份打字稿,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 类型 | 编号 | 创作时间 | 基于手稿 |
| ---- | ---- | ---- | ---- |
| 打字稿 | TS 208 | 1930年 | 手稿卷I - III加上卷IV的前半部分 |
| 打字稿 | TS 209 | 1930年 | 卷III和卷IV的部分内容 |
| 打字稿 | TS 210 | 1930年 | 卷IV的后半部分 |
| 打字稿 | TS 211 | 1931/32年 | 卷V - IX和卷X的第一部分 |
这些打字稿经过裁剪、重新编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99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