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适应信号处理中非线性的利用与分析
在自适应信号处理领域,非线性的利用和分析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评估滤波器性能、实验设置与结果分析,以及在线非线性跟踪等内容。
1. 滤波器性能评估
定量性能评估
为了评估学习算法的定量性能,可使用标准的一步前向预测增益 $R_p$,其计算公式为:
$R_p = 10 \log_{10} \left( \frac{\hat{\sigma}^2_s}{\hat{\sigma}^2_e} \right) [dB]$
其中,$\hat{\sigma}^2_s$ 是估计的信号方差,$\hat{\sigma}^2_e$ 是估计的预测误差方差。若滤波器的预测增益 $R_p$ 较高,则认为其定量性能良好。
定性性能评估
定性性能评估主要关注滤波器对信号性质的改变。通过比较滤波后信号与原始信号的 DVV 散点图来判断。DVV 散点图越接近原始信号的散点图,说明滤波器的定性性能越好。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对预测信号进行 DVV 测试,得到预测信号及其替代信号的目标方差。
2. 为保证结果的鲁棒性,将上述步骤重复 100 次。
2. 实验设置
滤波器选择
为了研究不同处理模式(线性、非线性等)的效果,采用了一种通用的混合架构,即级联循环神经网络(RNN)和有限长单位脉冲响应(FIR)滤波器。非线性神经滤波器可处理信号中的非线性部分和部分线性部分,后续的线性 FIR 滤波器则处理剩余的线性部分。
- 非线性神经滤波器:包括使用非线性梯度下降算法(NGD)训练的动态感知器和使用实时递归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