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生物学基础与基本表征
1. 语言与大脑皮层区域
语言涉及一系列不同的大脑皮层区域。为了更好地理解后续相关内容,我们先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大脑区域及其可能的相互作用,同时也探讨语言输入/输出模态的相关方面。鉴于大家对文字的视觉属性较为熟悉,这里我们重点关注语音学的细节。尽管大多数人在实际言语的产生和理解中,对语音学细节有着丰富的隐性认知,但却未必有明确的了解。
2. 语言的生物学基础
研究语言的生物学基础,特别是不同大脑皮层区域在语言功能上的解剖学特化,存在一定难度。主要原因在于非人类动物不具备完整的语言能力,我们无法对它们进行侵入性的语言功能电记录研究(即便其他动物有语言功能,我们也不太可能在它们大脑中插入电极)。因此,我们只能依靠人类脑部受损的“自然实验”(即神经心理学研究)和神经影像学技术。
虽然利用神经心理学和神经影像学方法在确定大脑皮层区域与语言功能之间的特定关系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一个重要的发现是,这些关系在个体之间存在相当大的差异。不过,这种变异性也让我们认识到,通用学习机制在塑造语言的生物学基础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显然,学习在语言习得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我们需要花费数年时间逐渐掌握母语的结构。而且,我们可以较为确定的是,专门用于书面语言的生物学基础并非由基因预先设定,因为文字的出现远远晚于进化选择为其形成特定基因基础的时间。然而,正如之前所讨论的,基因倾向或偏好与学习过程之间可能存在许多复杂的相互作用,所以可能存在一些有助于语言学习的基因特化。
在考虑个体差异的前提下,我们来了解一下大脑皮层在语言功能上的一些普遍特化情况。心理学领域的学生可能比较熟悉两个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大脑区域:布洛卡区(Broca’s area)和
语言的脑科学与表征机制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19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