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网络:构建模块与技术发展
1. 量子理论的发展与现状
量子理论自 1935 年爱因斯坦指出其怪异特性以来,历经 83 年,我们才确定这些特性是真实存在且具有实用性的,比如量子互联网。曾经在 1984 年,相关研究还被视为异想天开,但如今,我们已在大尺度距离上以极高的精度验证了量子理论的奇特预测。
量子理论中的一些特性,如不确定性和非局域性,曾是爱因斯坦所厌恶的,但现在已被证明是自然界可测量的特征。例如,对一个光子的测量能改变 1200 公里外另一个光子的测量结果,这充分体现了量子的非现实性。
在学术领域,量子理论基础研究的学者却如同罗德尼·丹泽菲尔德(Rodney Dangerfield)一样,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超弦理论,在过去三十年里,超弦理论学家成为了物理学理论界的明星,他们撰写科普书籍、垄断政府资金,还频繁出现在各类脱口秀和电视节目中。然而,超弦理论没有任何实验室证据支持,其最简单、最优美版本的预测也被证明是错误的。如今,超弦理论学家为了不与不断涌入的数据相矛盾,不断对理论进行调整,使其变得越来越复杂。
1.1 量子技术的崛起
得益于澳大利亚物理学家杰拉德·米尔本(Gerard Milburn)和作者在 2003 年发表的论文《量子技术——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理论基础研究已逐渐演变为量子技术。从搜索数据来看,2003 年前搜索“第二次量子革命”毫无结果,而现在却有 30000 条相关结果。
这与 19 世纪中叶的电磁学发展类似。当时,法拉第和麦克斯韦提出了关于充满时空的无形力场的观点,直到 50 年后赫兹和马可尼的实验,人们才开始相信。麦克斯韦写下著名的四个方程后,工程师们花了 50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