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标识符:DID与KERI的深度解析
在数字身份管理领域,自主标识符正逐渐成为焦点。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安全、隐私和自主的身份认证方式。下面将详细介绍自主标识符的相关概念,包括DID(去中心化标识符)和KERI(密钥事件收据基础设施)。
自主标识符概述
自主标识符这一概念由Sam Smith在介绍KERI时提出。“自主”(autonomic)一词源于希腊语,意为“自我管理”或“自我调节”,就像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负责那些我们无意识控制的身体过程,如血液循环和呼吸。
传统标识符由创建它们的上下文或命名空间的所有者管理。而DID则通过DID方法来描述标识符的工作方式,大多数DID方法依赖于外部系统,如区块链或账本,即可验证数据注册表(VDR)。对DID的信任程度取决于对其使用的DID方法以及所基于的VDR的信任程度。
与之不同,自主标识符是自我认证的,其信任基础源于密码学,而非外部系统。这使得自主标识符与其他标识符区分开来,尤其适用于那些优先考虑减少依赖和增强隐私的身份系统。
自我认证
自我认证意味着标识符的控制器可以在不依赖第三方的情况下证明控制权。自我认证的标识符(SCIDs)并非新鲜事物,早在1991年就有人提出相关概念。最简单的SCID形式是公钥,因为任何人都可以创建公钥,且只有控制私钥的人才能对其做出权威声明。
不过,公钥作为标识符存在弱点,而DID通过DID文档将密钥与标识符绑定,纠正了这些弱点。当密钥轮换时,可以使用前一个密钥签署新的DID文档,从而在不同版本的DID文档之间创建信任链。
graph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20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