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与数字身份:基础、挑战与应用
区块链基础
区块链是过去十年中最令人兴奋且具争议性的新技术之一。随着人们寻求更去中心化的架构,它在身份系统中的应用日益广泛。区块链运用了诸多密码学技术和算法,为我们展示了密码学在具有特定目标的大型复杂系统中的应用。
区块链的概念最早可追溯到1982年,David Chaum提出了类似区块链的协议。90年代初,Stuart Haber和W. Scott Stornetta进一步推进了安全块链的概念,并在1995年与Dave Bayer一起将其改进并商业化。2008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构思了第一个现代区块链,作为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系统比特币的一部分。
去中心化共识
当多个计算机系统合作时,需要一种达成共识并就价值做出集体决策的方法。以Google Docs为例,多人同时编辑文档时,最终大家会看到相同的文档,这就是去中心化共识的体现。但要注意,这里的共识并非是找到“正确”的文档,而是让大家看到相同的内容。
去中心化共识机制需要时间来达成共识,这是由于网络延迟不可避免。如果无法接受最终一致性,就只能使用锁机制,在系统中各节点达成共识时阻止计算的进行。
拜占庭故障和女巫攻击
在分布式和去中心化系统中,有许多达成共识的算法。Google Docs使用的算法与无冲突复制数据类型(CRDTs)相关,另一个广泛使用的是Leslie Lamport的Paxos算法。这些算法能应对节点加入或离开系统、网络故障等问题,但无法抵御恶意节点试图破坏共识的行为。
Lamport用“拜占庭将军问题”来比喻参与者恶意行事时达成共识的问题,参与者报告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127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