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身份:挑战与解决方案
1. 常见系统示例与通用语言
为帮助理解不同系统的区别,先来看几个知名系统及其所属类型:
- 超级计算机通常是集中式、共置(因延迟问题)且分层的。
- DNS 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分层的系统。
- Facebook 的开放图谱是集中式、分布式、异层的系统。
数字身份的通用语言有助于准确交流身份系统的目标、操作和结果。在后续探讨数字身份系统架构时,会频繁使用这些术语。
2. 数字身份面临的问题
解决互联网的身份问题颇具难度。由于互联网缺少身份层,每个网站、服务提供商和应用都以独特方式解决身份问题,导致人们面临认知过载、摩擦、成本增加、隐私丧失甚至欺诈等问题。过去 20 年,创新者提出众多系统、协议和标准,但大多仅解决特定问题,未提供全面解决方案。
2.1 隐性知识与现实世界
现实世界和数字世界的显著区别在于,我们对自然世界的认知大多是隐性的,而在数字世界则需明确表达。例如,我们知道如何走路、说话、骑自行车和开车,但难以详细解释其机制。在现实世界,我们能在保持一定匿名性的情况下与他人互动,通过隐性认知识别和反应。而在数字世界,一切都需明确表述,这给数字身份系统带来挑战。
2.2 接近性问题
接近性是数字身份系统要解决的首要问题。在互联网上,我们缺乏识别他人的感官信号,只能依赖组织构建的行政身份系统。但人们在网上了解他人的能力有限,且方式碎片化。
2.3 自主性问题
依赖行政身份系统使我们在数字互动中缺乏自主性。每个组织为自身便利构建身份系统,导致权力失衡,人们在网上缺乏立足之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