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功能到对话:交互设计的新思路
1. 交互即对话
交互工具(产品或服务)与用户之间的交互,可视为一种对话。一场成功的对话,参与者需在一定程度上共享语言及其语法,但不必严格规范。更重要的是,双方要共享更广泛的文化背景和局部背景,而对话本身也会对这些背景的发展有所贡献。同理,成功的用户 - 工具交互及其设计,并非遵循通用的程序规则,而是要响应每个独特的使用情境。这个情境会不断塑造用户和交互过程,同时也受其影响。
以对话为模型,功能可摆脱逻辑 - 方法论的束缚,直接指向用户需求。这意味着:
- 贴合用户期望与习惯 :将设计融入用户真实期望和习惯的支持领域,在发展和更新这些期望与习惯的同时,不忘最初的需求及其背景。
- 追求有机功能 :用对“有机”功能的追求取代机械逻辑,实现用户与交互工具之间近乎自然的交流。这里的“自然”,指接近自然的交流形式,能带来近乎即时的响应和使用体验,与个体的心理层面和语言密切相关。基于心理和文化前提的设计,能带来更熟悉、更具功能性的交互,比强理性的程序更具优势。
引入对话模型,促使我们重新审视技术想象。它不再受限于机械的必然性,而是基于灵活的设计流程,为设计师提供广阔的自由和创意空间。采用对话方法,我们能得到一种以个体为模型的“科学”,它必须考虑个体中始终存在的非理性元素,这些元素是个体需求“遗产”的一部分,交互设计需对此做出响应。
2. 迈向有机功能
交互设计必须以用户的生活方式为基础,因为纯粹理性的设计无法保证交互工具的可用性。在设计产品和服务时,不能简单地将使用情境的内在复杂性进行简化或僵化处理,而应使其达到语言 -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