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本文将在两台openwrt系统上安装配置quagga, 搭建一套完整环境,来验证OSPF动态路由的基本功能和实际效果,验证过程中详细展示了OSPF控制台基本命令使用和配置前后路由信息、OSPF控制台信息的变化,另外对OSPF协议进行了简单分析。
前言
最短路径协议是计算网络中数据包传输的最短路径的一种算法。它用于在网络中选择最佳路径来传输数据,使得数据包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到达目的地。
最短路径协议在网络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提高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减少数据传输的延迟和丢失。常见的最短路径协议有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和BGP(Border Gateway Protocol)等。
在OSPF出现前,网络上广泛使用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作为内部网关协议。RIP,即路由信息协议,是一个很老的协议,RIP 路由器向网络中周期性多播它的整个路由表,而不是像 OSPF 那样只多播网络的变化。RIP 通过跳数来测量路由,任何超过 15 跳的路由它均视为不可到达。RIP 设置很简单,但是 OSPF 在速度、效率以及弹性方面更佳。由于RIP是基于距离矢量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