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了装好U后,都会再建一个新的磁盘来放安装软件的,这样有两个好处,一个是系统坏了后软件不会有损失,二是节约空间,不会因为时间一长,系统空间不足页烦脑,
当然,我说是在WIN下面用WUBI安装的方式,如果你用其它方式安装的,倒也无所谓了,
网上搜的空间不足的文章一大堆,无非都是些抄来的东西,整天就是VMware怎么怎么弄,
搞不懂那些人,离开VM就不活了呀,再说了,要用就当正常工作机来用,否则就别用UBUNTU系统,虽然我不是U高手,但我觉得这个系统如果你不真正的去用他,永远也不感觉不到它真正的好的地方。
我说的方法是用DD生成一个空的文件,然后把他格试化成EXT3格式,再挂载到系统的一个目录下面
以后装软件什么的都 指到这个目录下面,
系统只要留个二三个G来留升级的空间就够了,
软件的软件和工作的时候所用到的东西都放这里,很方便 的。
费话不说了,开始吧:
首先生成一个分区文件。
dd if=/dev/zero of=”/host/ubuntu/disks/data.disk” bs=1MB count=1 seek=”16000”
其中of为生成的文件路径,随便指定,
bs好像是扇区的大小吧还是族的大小,记不清了。
seek为块的个数好像,
总之bs X seek就是你生成的文件的大小,好像count什么意思 忘了,可以查查LINUX命令,就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进行调整 了。
如为以上的命令,系统会在/host/ubuntu/disks下面建 一个大概14个G左右的文件。(16000M大概等于14G多点,根据你实际的需求)
然后可以把他挂载到/data目录下
sudo mkdir /data
sudo mount /host/ubuntu/disks/data.disk /data -o loop
这是查看一下分区信息:df -h
可以看到我们挂上去的/dev/loop1
为了系统一启动我们就挂载他,我们需要把他加到系统挂载的文件内
sudo gedit /etc/fstab
在文件最后加上:
/host/ubuntu/disks/data.disk /data ext3 loop 0 0
重启后即可看到新挂载的分区已经自动挂载上了。
其实利用这种方式还可以扩展已有的root.disk方法,可以生成EXT3的文件,然后把root.disk里面的文件全拷到新的分区内,好像还要做些别的操作吧,以前弄过不记得了。以后想起来再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