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器是用来存放程序和数据的部件,是个记忆装置,是计算机实现“存储程序控制”的基础。在计算机系统中,规模较大的存储器分成若干级,称为存储器系统。传统的存储器系统一般分为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主存储器、辅助存储器三级。存储器中数据常用的存取方式有顺序存取、直接存取、随机存取和相联存取四种。
存储器系统的性能指标有四个,分别为存取时间、存取器带宽、存储器周期和数据传输效率。
一、主存储器
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或内存,是计算机硬件的重要部件,其作用是存放计算机运行时的程序和数据,并能由CPU直接随机地进行读/写。由于CPU要频繁地访问主存,所以主存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性能。根据工艺和技术不同,主存可以分为随机存储器(RAM)和只读存储器(ROM)。
1.随机存储器(RAM):既可以写入也可以读出,但断电后信息无法保存,因此只能用于暂存数据。RAM又可分为DRAM(动态DRAM)和SRAM(静态RAM)。DRAM的信息会随时间逐渐消失,因此需要定时对其进行刷新,以维持信息不丢失;SRAM在不断电的情况下,信息能够一直保持而不会丢失信息。
2.只读存储器(ROM):只能随机读出而不能写入。其特点是信息一旦写入ROM,即使断电,写入内容也不会丢失。ROM一般用于存放系统程序BIOS(c Input Output System,基本输入输出系统)、专用的子程序,或用作函数发生器、字符发生器及微程序控制器中的控制存储器。
二、辅助存储器
辅助存储器简称辅存,用于存放需持久性存储的信息。其特点是存储器容量大、可靠性高、价格低。常用的辅存有磁带存储器、硬盘存储器、磁盘阵列和光盘存储器等。
1.磁带存储器
磁带存储器是由磁带机及其控制器组成的,是一种顺序存取的设备。磁带控制器是连接计算机与磁带机之间的接口设备,是计算机在磁带上存取数据用的控制电路设备。磁带的优点是存储量大、便于携带、价格便宜,缺点是存取速度慢。
2.硬盘存储器
简称硬盘,属于直接存取设备,即存取磁盘上任一物理块的时间不依赖于该物理块所处的位置,分为机械硬盘(HDD)、固态硬盘(SSD)和混合硬盘(SSHD)。
(1)HDD是传统硬盘,由磁性盘片、驱动系统、读写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其信息分布呈以下层次:记录面、圆柱面、磁道和扇区。也就是其存取地址可表示为:驱动器号、柱面号、磁头(读写头)号、扇区号。 驱动器号、柱面号、磁头(读写头)号、扇区号。存储容量=n×t×s×b,其中:n为保存数据的总记录面数、t为每面的磁道数、s为每道的扇区数,b为每个扇区存储的字节数。
图2-1 HDD的结构
(2)SSD是由多个闪存芯片加主控以及缓存组成的阵列式存储设备,属于固态电子存储芯片阵列制成的硬盘,与HDD相比,读取速度快、寻道时间可忽略不计,但价格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