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面试题汇总2025

1. Java 中 Exception 和 Error 的区别
  • Exception 表示程序可以处理的异常情况,通常分为受检异常 (Checked Exception) 和非受检异常 (Unchecked Exception)。
    受检异常是指编译器强制要求开发者捕获或者声明抛出的异常类型1。 非受检异常通常是运行时异常 (Runtime Exceptions),比如空指针访问或数组越界等。
  • Error 则表示严重的错误状况,通常是不可恢复的情况,例如内存溢出 (OutOfMemoryError) 或线程死锁等问题。这些错误一般不需要也不应该被捕获并处理。
2. Java 中 finally 块的作用是什么?它如何影响方法返回值?
  • 不管是否有异常发生,finally 块中的代码总会被执行。即使在 try 或者 catch 块中有 return 语句,finally 块依然会被调用2
  • 如果 finally 块中也存在 return 语句,则该 return 将覆盖前面保存的结果,最终函数的实际返回值由 finally 块决定。因此,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应避免在 finally 块中使用 return
3. 什么是 JVM 加载类的过程?

类加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加载、验证、准备、解析以及初始化。其中,

  • 加载 是将字节码文件读入到内存,并创建对应的 Class 对象;
  • 验证 确保被加载的类数据符合当前虚拟机的要求;
  • 准备 分配静态变量所需的存储空间,并设置默认初始值;
  • 解析 把常量池内的符号引用转换成直接引用;
  • 初始化 执行类构造器 <clinit>() 方法来完成静态成员赋初值的操作1
4. 多线程环境下 synchronized 关键字的工作原理

当多个线程试图同时修改共享资源时,可能会引发竞态条件问题。通过应用同步机制可有效防止此类冲突的发生。“synchronized”关键字能够确保同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进入临界区操作对象实例上的某个特定方法或代码片段1

Java

public class Counter { private int count; public synchronized void increment() { // 同步方法 this.count++; } public int getCount() { return this.count; } }

5. 多线程支持
  • 内置对多线程编程的支持
  • 通过 Thread 类或 Runnable 接口创建线程
  • 提供 synchronized 和 Lock 实现同步机制
  • 示例:
public class My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ystem.out.println("线程正在执行");
    }
}

AI写代码java运行

6. 安全性
  • 提供沙箱机制限制代码访问权限
  • 强制类型检查和边界检查
  • 广泛用于安全敏感领域(如金融、医疗)

篇幅限制下面就只能给大家展示小册部分内容了。整理了一份核心面试笔记包括了:Java面试、Spring、JVM、MyBatis、Redis、MySQL、并发编程、微服务、Linux、Springboot、SpringCloud、MQ、Kafka 面试专题

需要全套面试笔记【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

7.丰富的类库
  • 标准库提供大量功能组件
  • 涵盖网络、IO、集合、并发等领域
  • 第三方库生态成熟(如 Spring、Hibernate)
8. 编译与解释并存
  • 源码先编译为字节码(.class 文件)
  • 字节码由 JVM 解释执行
  • 热点代码通过 JIT 编译器优化
9.分布式支持
  • 原生支持远程方法调用(RMI)
  • 易于构建分布式系统
  • 广泛应用于企业级分布式架构
10. 健壮性
  • 强调错误检查和异常处理
  • 通过 try-catch-finally 机制管理异常
  • 示例:
try {
    int result = 10 / 0;
} catch (Arithmetic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除数不能为零");
}

AI写代码java运行

11. 静态类型语言
  • 编译时确定变量类型
  • 提供更好的代码可靠性和 IDE 支持
  • 与动态类型语言(如 Python)形成对比
12.开源与社区支持
  • 采用开源许可(GPL/LGPL)
  • 庞大的开发者社区和丰富的学习资源
  • 持续更新和演进(Java 17/21 等 LTS 版本)

这些特点共同使得 Java 成为企业级应用开发、Android 应用开发、大数据处理等领域的首选语言之一。

🌈 拓展一下:

“Write Once, Run Anywhere(一次编写,随处运行)”这句宣传口号,真心经典,流传了好多年!以至于,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多人觉得跨平台是 Java 语言最大的优势。实际上,跨平台已经不是 Java 最大的卖点了,各种 JDK 新特性也不是。目前市面上虚拟化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比如你通过 Docker 就很容易实现跨平台了。在我看来,Java 强大的生态才是!

1.1、Java SE vs Java EE
  • Java SE(Java Platform,Standard Edition): Java 平台标准版,Java 编程语言的基础,它包含了支持 Java 应用程序开发和运行的核心类库以及虚拟机等核心组件。Java SE 可以用于构建桌面应用程序或简单的服务器应用程序。
  • Java EE(Java Platform, Enterprise Edition ):Java 平台企业版,建立在 Java SE 的基础上,包含了支持企业级应用程序开发和部署的标准和规范(比如 Servlet、JSP、EJB、JDBC、JPA、JTA、JavaMail、JMS)。 Java EE 可以用于构建分布式、可移植、健壮、可伸缩和安全的服务端 Java 应用程序,例如 Web 应用程序。

简单来说,Java SE 是 Java 的基础版本,Java EE 是 Java 的高级版本。Java SE 更适合开发桌面应用程序或简单的服务器应用程序,Java EE 更适合开发复杂的企业级应用程序或 Web 应用程序。除了 Java SE 和 Java EE,还有一个 Java ME(Java Platform,Micro Edition)。Java ME 是 Java 的微型版本,主要用于开发嵌入式消费电子设备的应用程序,例如手机、PDA、机顶盒、冰箱、空调等。Java ME 无需重点关注,知道有这个东西就好了,现在已经用不上了。

1.2、JVM vs JDK vs JRE
JVM

Java 虚拟机(Java Virtual Machine, JVM)是运行 Java 字节码的虚拟机。JVM 有针对不同系统的特定实现(Windows,Linux,macOS),目的是使用相同的字节码,它们都会给出相同的结果。字节码和不同系统的 JVM 实现是 Java 语言“一次编译,随处可以运行”的关键所在。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运行在 Java 虚拟机之上的编程语言JVM 并不是只有一种!只要满足 JVM 规范,每个公司、组织或者个人都可以开发自己的专属 JVM。 也就是说我们平时接触到的 HotSpot VM 仅仅是是 JVM 规范的一种实现而已。除了我们平时最常用的 HotSpot VM 外,还有 J9 VM、Zing VM、JRockit VM 等 JVM 。维基百科上就有常见 JVM 的对比:Comparison of Java virtual machinesopen in new window ,感兴趣的可以去看看。并且,你可以在 Java SE Specificationsopen in new window 上找到各个版本的 JDK 对应的 JVM 规范。

JDK 和 JRE

JDK(Java Development Kit),它是功能齐全的 Java SDK,是提供给开发者使用,能够创建和编译 Java 程序的开发套件。它包含了 JRE,同时还包含了编译 java 源码的编译器 javac 以及一些其他工具比如 javadoc(文档注释工具)、jdb(调试器)、jconsole(基于 JMX 的可视化监控⼯具)、javap(反编译工具)等等。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是 Java 运行时环境。它是运行已编译 Java 程序所需的所有内容的集合,主要包括 Java 虚拟机(JVM)、Java 基础类库(Class Library)。

也就是说,JRE 是 Java 运行时环境,仅包含 Java 应用程序的运行时环境和必要的类库。而 JDK 则包含了 JRE,同时还包括了 javac、javadoc、jdb、jconsole、javap 等工具,可以用于 Java 应用程序的开发和调试。如果需要进行 Java 编程工作,比如编写和编译 Java 程序、使用 Java API 文档等,就需要安装 JDK。而对于某些需要使用 Java 特性的应用程序,如 JSP 转换为 Java Servlet、使用反射等,也需要 JDK 来编译和运行 Java 代码。因此,即使不打算进行 Java 应用程序的开发工作,也有可能需要安装 JDK。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不过,从 JDK 9 开始,就不需要区分 JDK 和 JRE 的关系了,取而代之的是模块系统(JDK 被重新组织成 94 个模块)+ jlinkopen in new window 工具 (随 Java 9 一起发布的新命令行工具,用于生成自定义 Java 运行时映像,该映像仅包含给定应用程序所需的模块) 。并且,从 JDK 11 开始,Oracle 不再提供单独的 JRE 下载。

在 Java 9 新特性概览open in new window这篇文章中,我在介绍模块化系统的时候提到:

在引入了模块系统之后,JDK 被重新组织成 94 个模块。Java 应用可以通过新增的 jlink 工具,创建出只包含所依赖的 JDK 模块的自定义运行时镜像。这样可以极大的减少 Java 运行时环境的大小。

也就是说,可以用 jlink 根据自己的需求,创建一个更小的 runtime(运行时),而不是不管什么应用,都是同样的 JRE。

定制的、模块化的 Java 运行时映像有助于简化 Java 应用的部署和节省内存并增强安全性和可维护性。这对于满足现代应用程序架构的需求,如虚拟化、容器化、微服务和云原生开发,是非常重要的。

1.3、什么是字节码?采用字节码的好处是什么?

在 Java 中,JVM 可以理解的代码就叫做字节码(即扩展名为 .class 的文件),它不面向任何特定的处理器,只面向虚拟机。Java 语言通过字节码的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传统解释型语言执行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又保留了解释型语言可移植的特点。所以, Java 程序运行时相对来说还是高效的(不过,和 C、 C++,Rust,Go 等语言还是有一定差距的),而且,由于字节码并不针对一种特定的机器,因此,Java 程序无须重新编译便可在多种不同操作系统的计算机上运行。

Java 程序从源代码到运行的过程如下图所示: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我们需要格外注意的是 .class->机器码 这一步。在这一步 JVM 类加载器首先加载字节码文件,然后通过解释器逐行解释执行,这种方式的执行速度会相对比较慢。而且,有些方法和代码块是经常需要被调用的(也就是所谓的热点代码),所以后面引进了 JIT(Just in Time Compilation) 编译器,而 JIT 属于运行时编译。当 JIT 编译器完成第一次编译后,其会将字节码对应的机器码保存下来,下次可以直接使用。而我们知道,机器码的运行效率肯定是高于 Java 解释器的。这也解释了我们为什么经常会说 Java 是编译与解释共存的语言 。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4、为什么说 Java 语言“编译与解释并存”?

其实这个问题我们讲字节码的时候已经提到过,因为比较重要,所以我们这里再提一下。

我们可以将高级编程语言按照程序的执行方式分为两种:

  • 编译型:编译型语言open in new window 会通过编译器open in new window将源代码一次性翻译成可被该平台执行的机器码。一般情况下,编译语言的执行速度比较快,开发效率比较低。常见的编译性语言有 C、C++、Go、Rust 等等。

  • 解释型:解释型语言open in new window会通过解释器open in new window一句一句的将代码解释(interpret)为机器代码后再执行。解释型语言开发效率比较快,执行速度比较慢。常见的解释性语言有 Python、JavaScript、PHP 等等。

为什么说 Java 语言“编译与解释并存”?

这是因为 Java 语言既具有编译型语言的特征,也具有解释型语言的特征。因为 Java 程序要经过先编译,后解释两个步骤,由 Java 编写的程序需要先经过编译步骤,生成字节码(.class 文件),这种字节码必须由 Java 解释器来解释执行。

2、Java有哪些数据类型

定义:Java语言是强类型语言,对于每一种数据都定义了明确的具体的数据类 型,在内存中分配了不同大小的内存空间。

分类

基本数据类型

  • ​ 数值型
    ​ 整数类型(byte,short,int,long)
    ​ 浮点类型(float,double)
  • ​ 字符型(char)
  • ​ 布尔型(boolean)

引用数据类型

  • ​ 类(class)
  • ​ 接口(interface)
  • ​ 数组([])

Java基本数据类型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java三大特性

1、封装

定义: 封装是指将对象的状态(属性)和行为(方法)捆绑在一起,并对外部隐藏对象的内部实现细节,仅提供公共的访问方式。通过封装,可以保护数据不被外部随意访问和修改,提高代码的安全性和可维护性。

示例代码:

// 定义一个 Person 类
class Person {
    // 私有属性,外部无法直接访问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int age;

    // 公共的 getter 方法,用于获取 name 属性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 公共的 setter 方法,用于设置 name 属性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 公共的 getter 方法,用于获取 age 属性
    public int getAge() {
        return age;
    }

    // 公共的 setter 方法,用于设置 age 属性
    public void setAge(int age) {
        if (age >= 0) {
            this.age = age;
        } else {
            System.out.println("年龄不能为负数");
        }
    }
}

public class Encapsulation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erson person = new Person();
        // 通过 setter 方法设置属性值
        person.setName("张三");
        person.setAge(25);
        // 通过 getter 方法获取属性值
        System.out.println("姓名: " + person.getName());
        System.out.println("年龄: " + person.getAge());
    }
}

AI写代码java运行

    解释: 在上述代码中,Person 类的 name 和 age 属性被声明为 private,这意味着它们只能在 Person 类内部被访问。外部代码要访问和修改这些属性,必须通过公共的 getter 和 setter 方法。这样可以对属性的访问进行控制,例如在 setAge 方法中,添加了对年龄的合法性检查,避免了非法数据的输入。

    2、继承

    **定义:**继承是指一个类(子类)可以继承另一个类(父类)的属性和方法,从而实现代码的复用和扩展。子类可以拥有父类的所有非私有属性和方法,并且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自己的属性和方法,或者重写父类的方法。

    示例代码:

    // 定义一个父类 Animal
    class Animal {
        // 父类的属性
        protected String name;
    
        // 父类的方法
        public void eat()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正在吃东西");
        }
    }
    
    // 定义一个子类 Dog,继承自 Animal 类
    class Dog extends Animal {
        // 子类的方法
        public void bark() {
            System.out.println(name + " 正在汪汪叫");
        }
    }
    
    public class Inheritance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og dog = new Dog();
            // 子类可以使用父类的属性
            dog.name = "旺财";
            // 子类可以调用父类的方法
            dog.eat();
            // 子类可以调用自己的方法
            dog.bark();
        }
    }
    

    AI写代码java运行

      **解释:**在上述代码中,Dog 类继承了 Animal 类,因此 Dog 类可以使用 Animal 类的 name 属性和 eat 方法。同时,Dog 类还添加了自己的 bark 方法,实现了功能的扩展。

       篇幅限制下面就只能给大家展示小册部分内容了。整理了一份核心面试笔记包括了:Java面试、Spring、JVM、MyBatis、Redis、MySQL、并发编程、微服务、Linux、Springboot、SpringCloud、MQ、Kafka 面试专题

      需要全套面试笔记【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

      3、多态

      定义: 多态是指同一个方法调用可以根据对象的不同类型而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多态的实现依赖于继承和方法重写,通过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在运行时根据实际对象的类型来调用相应的方法。

      示例代码:

      // 定义一个父类 Shape
      class Shape {
          public void draw() {
              System.out.println("绘制图形");
          }
      }
      
      // 定义一个子类 Circle,继承自 Shape 类,并重写 draw 方法
      class Circle extends Shap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raw() {
              System.out.println("绘制圆形");
          }
      }
      
      // 定义一个子类 Rectangle,继承自 Shape 类,并重写 draw 方法
      class Rectangle extends Shap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raw() {
              System.out.println("绘制矩形");
          }
      }
      
      public class PolymorphismExample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父类引用指向子类对象
              Shape circle = new Circle();
              Shape rectangle = new Rectangle();
      
              // 调用 draw 方法,根据实际对象的类型表现出不同的行为
              circle.draw();
              rectangle.draw();
          }
      }
      

      AI写代码java运行

        **解释:**在上述代码中,Circle 类和 Rectangle 类都继承自 Shape 类,并且重写了 draw 方法。在 main 方法中,使用 Shape 类型的引用分别指向 Circle 和 Rectangle 对象,然后调用 draw 方法。在运行时,根据实际对象的类型来决定调用哪个子类的 draw 方法,从而实现了多态。

        4、重载和重写的区别

        1.重写(Override)

        从字面上看,重写就是 重新写一遍的意思。其实就是在子类中把父类本身有的方法重新写一遍。子类继承了父类原有的方法,但有时子类并不想原封不动的继承父类中的某个方法,所以在方法名,参数列表,返回类型(除过子类中方法的返回值是父类中方法返回值的子类时)都相同的情况下, 对方法体进行修改或重写,这就是重写。但要注意子类函数的访问修饰权限不能少于父类的。

        例如:

        public class Fath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on s = new Son();
                s.sayHello();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class Son extends Father{
        
            @Override
            public void sayHello() {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System.out.println("hello by ");
            }
        
        }
        

        AI写代码java运行

          重写 总结:

          • 发生在父类与子类之间
          • 方法名,参数列表,返回类型(除过子类中方法的返回类型是父类中返回类型的子类)必须相同
          • 访问修饰符的限制一定要大于被重写方法的访问修饰符(public>protected>default>private)
          • 重写方法一定不能抛出新的检查异常或者比被重写方法申明更加宽泛的检查型异常
          2.重载(Overload)

          在一个类中,同名的方法如果有不同的参数列表(参数类型不同、参数个数不同甚至是参数顺序不同)则视为重载。同时,重载对返回类型没有要求,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不能通过返回类型是否相同来判断重载。

          例如:

          public class Father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TODO Auto-generated method stub
                  Father s = new Father();
                  s.sayHello();
                  s.sayHello("wintershii");
          
              }
          
              public void sayHello()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public void sayHello(String name) {
                  System.out.println("Hello" + " " + name);
              }
          }
          

          AI写代码java运行

            重载 总结:

            • 重载Overload是一个类中多态性的一种表现
            • 重载要求同名方法的参数列表不同(参数类型,参数个数甚至是参数顺序)
            • 重载的时候,返回值类型可以相同也可以不相同。无法以返回型别作为重载函数的区分标准
            面试时,问:重载(Overload)和重写(Override)的区别?

            答:方法的重载和重写都是实现多态的方式,区别在于前者实现的是编译时的多态性,而后者实现的是运行时的多态性。重载发生在一个类中,同名的方法如果有不同的参数列表(参数类型不同、参数个数不同或者二者都不同)则视为重载;重写发生在子类与父类之间,重写要求子类被重写方法与父类被重写方法有相同的参数列表,有兼容的返回类型,比父类被重写方法更好访问,不能比父类被重写方法声明更多的异常(里氏代换原则)。重载对返回类型没有特殊的要求,不能根据返回类型进行区分。

            5、访问修饰符 public,private,protected,以及不写(默认)时的 区别

            定义:Java中,可以使用访问修饰符来保护对类、变量、方法和构造方法的访 问。Java 支持 4 种不同的访问权限。

            分类

            • private : 在同一类内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 注意:不能修饰类(外部 类)
            • default (即缺省,什么也不写,不使用任何关键字): 在同一包内可见,不使用 任何修饰符。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 protected : 对同一包内的类和所有子类可见。使用对象:变量、方法。 注意: 不能修饰类(外部类)。
            • public : 对所有类可见。使用对象:类、接口、变量、方法

            访问修饰符图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和equals的区别

            == 对于基本类型和引用类型的作用效果是不同的:

            • 对于基本数据类型来说,== 比较的是值。
            • 对于引用数据类型来说,== 比较的是对象的内存地址。

            因为 Java 只有值传递,所以,对于 == 来说,不管是比较基本数据类型,还是引用数据类型的变量,其本质比较的都是值,只是引用类型变量存的值是对象的地址。

            equals() 不能用于判断基本数据类型的变量,只能用来判断两个对象是否相等。equals()方法存在于Object类中,而Object类是所有类的直接或间接父类,因此所有的类都有equals()方法。

            Object 类 equals() 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bj) {
                 return (this == obj);
            }
            

            AI写代码java运行

            • 1
            • 2
            • 3

            equals() 方法存在两种使用情况:

            • 类没有重写 equals()方法:通过equals()比较该类的两个对象时,等价于通过“==”比较这两个对象,使用的默认是 Object类equals()方法。

            • 类重写了 equals()方法:一般我们都重写 equals()方法来比较两个对象中的属性是否相等;若它们的属性相等,则返回 true(即,认为这两个对象相等)。

            举个例子(这里只是为了举例。实际上,你按照下面这种写法的话,像 IDEA 这种比较智能的 IDE 都会提示你将 == 换成 equals() ):

            String a = new String("ab"); // a 为一个引用
            String b = new String("ab"); // b为另一个引用,对象的内容一样
            String aa = "ab"; // 放在常量池中
            String bb = "ab"; // 从常量池中查找
            System.out.println(aa == bb);// true
            System.out.println(a == b);// false
            System.out.println(a.equals(b));// true
            System.out.println(42 == 42.0);// true
            
            

            AI写代码java运行

            String 中的 equals 方法是被重写过的,因为 Object 的 equals 方法是比较的对象的内存地址,而 String 的 equals 方法比较的是对象的值。

            当创建 String 类型的对象时,虚拟机会在常量池中查找有没有已经存在的值和要创建的值相同的对象,如果有就把它赋给当前引用。如果没有就在常量池中重新创建一个 String 对象。

            String类equals()方法: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anObject) {
                if (this == anObject) {
                    return true;
                }
                if (anObject instanceof String) {
                    String anotherString = (String)anObject;
                    int n = value.length;
                    if (n == anotherString.value.length) {
                        char v1[] = value;
                        char v2[] = anotherString.value;
                        int i = 0;
                        while (n-- != 0) {
                            if (v1[i] != v2[i])
                                return false;
                            i++;
                        }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AI写代码java运行

              hashCode() 有什么用?

              hashCode() 的作用是获取哈希码(int 整数),也称为散列码。这个哈希码的作用是确定该对象在哈希表中的索引位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hashCode() 方法hashCode() 定义在 JDK 的 Object 类中,这就意味着 Java 中的任何类都包含有 hashCode() 函数。另外需要注意的是:Object 的 hashCode() 方法是本地方法,也就是用 C 语言或 C++ 实现的。

              散列表存储的是键值对(key-value),它的特点是:能根据“键”快速的检索出对应的“值”。这其中就利用到了散列码!(可以快速找到所需要的对象)

              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我们以“HashSet 如何检查重复”为例子来说明为什么要有 hashCode?
              下面这段内容摘自我的 Java 启蒙书《Head First Java》:

              当你把对象加入 HashSet 时,HashSet 会先计算对象的 hashCode 值来判断对象加入的位置,同时也会与其他已经加入的对象的hashCode 值作比较,如果没有相符的 hashCode,HashSet 会假设对象没有重复出现。但是如果发现有相同 hashCode 值的对象,这时会调用 equals() 方法来检查 hashCode 相等的对象是否真的相同。如果两者相同,HashSet 就不会让其加入操作成功。如果不同的话,就会重新散列到其他位置。这样我们就大大减少了 equals 的次数,相应就大大提高了执行速度。

              其实, hashCode() 和 equals()都是用于比较两个对象是否相等。

              那为什么 JDK 还要同时提供这两个方法呢?
              • 这是因为在一些容器(比如 HashMap、HashSet)中,有了 hashCode() 之后,判断元素是否在对应容器中的效率会更高(参考添加元素进HashSet的过程)!

              • 我们在前面也提到了添加元素进HashSet的过程,如果 HashSet 在对比的时候,同样的 hashCode 有多个对象,它会继续使用 equals() 来判断是否真的相同。也就是说 hashCode 帮助我们大大缩小了查找成本。

              那为什么不只提供 hashCode() 方法呢?
              • 这是因为两个对象的hashCode 值相等并不代表两个对象就相等。
              那为什么两个对象有相同的 hashCode 值,它们也不一定是相等的?

              因为 hashCode() 所使用的哈希算法也许刚好会让多个对象传回相同的哈希值。越糟糕的哈希算法越容易碰撞,但这也与数据值域分布的特性有关(所谓哈希碰撞也就是指的是不同的对象得到相同的 hashCode )。

              总结下来就是:

              • 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 值相等,那这两个对象不一定相等(哈希碰撞)。
              • 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 值相等并且equals()方法也返回 true,我们才认为这两个对象相等。
              • 如果两个对象的hashCode 值不相等,我们就可以直接认为这两个对象不相等。

              相信大家看了我前面对 hashCode() 和 equals() 的介绍之后,下面这个问题已经难不倒你们了。

              为什么重写 equals() 时必须重写 hashCode() 方法?

              因为两个相等的对象的 hashCode 值必须是相等。也就是说如果 equals 方法判断两个对象是相等的,那这两个对象的 hashCode 值也要相等。

              如果重写 equals() 时没有重写 hashCode() 方法的话就可能会导致 equals 方法判断是相等的两个对象,hashCode 值却不相等。

              思考:重写 equals() 时没有重写 hashCode() 方法的话,使用 HashMap 可能会出现什么问题。

              总结

              • equals 方法判断两个对象是相等的,那这两个对象的 hashCode 值也要相等。
              • 两个对象有相同的 hashCode 值,他们也不一定是相等的(哈希碰撞)。

              篇幅限制下面就只能给大家展示小册部分内容了。整理了一份核心面试笔记包括了:Java面试、Spring、JVM、MyBatis、Redis、MySQL、并发编程、微服务、Linux、Springboot、SpringCloud、MQ、Kafka 面试专题

              需要全套面试笔记【点击此处即可】免费获取

              7、&和&&的区别

              用法: &&和&都是表示 与
              区别是:&&若第一个条件不满足,后面条件就不再判断。而&要对所有的条件都进行判断
              返回值:true/false

              8、 | 和 || 的区别

              用法:|| 和 | 都是表示 或
              区别: || 若第一个条件满足,后面条件就不再判断。而 | 要对所有的条件都进行判断
              返回值:true/false

              9、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的区别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1、String

              String是不可变的,即一旦一个String对象被创建以后,包含在这个对象中的字符序列是不可改变的,直至这个对象被销毁。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可以看出来,再次给s赋值时,并不是对原来堆中实例对象进行重新赋值,而是生成一个新的实例对象,并且指向“def”这个字符串,s则指向最新生成的实例对象,之前的实例对象仍然存在,如果没有被再次引用,则会被垃圾回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StringBuffer

              StringBuffer对象则代表一个字符序列可变的字符串,当一个StringBuffer被创建以后,通过StringBuffer提供的append()、insert()、reverse()、setCharAt()、setLength()等方法可以改变这个字符串对象的字符序列。一旦通过StringBuffer生成了最终想要的字符串,就可以调用它的toString()方法将其转换为一个String对象。StringBuffer对象是一个字符序列可变的字符串,它没有重新生成一个对象,而且在原来的对象中可以连接新的字符串。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StringBuilder

              StringBuilder类也代表可变字符串对象。实际上,StringBuilder和StringBuffer基本相似,两个类的构造器和方法也基本相同。不同的是:StringBuffer是线程安全的,而StringBuilder则没有实现线程安全功能,所以性能略高。

              4、StringBuffer类中实现的方法,StringBuffer是如何实现线程安全的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StringBuffer类中的方法都添加了synchronized关键字,也就是给这个方法添加了一个锁,用来保证线程安全。

              5、StringBuilder类中实现的方法。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6、String、StringBuffer、StringBuilder比较。

              三者共同之处:都是final类,不允许被继承,主要是从性能和安全性上考虑的,因为这几个类都是经常被使用着,且考虑到防止其中的参数被参数修改影响到其他的应用。

              • StringBuffer是线程安全,可以不需要额外的同步用于多线程中;
              • StringBuilder是非同步,运行于多线程中就需要使用着单独同步处理,但是速度就比StringBuffer快多了;
              • StringBuffer与StringBuilder两者共同之处:可以通过append、indert进行字符串的操作。
              • String实现了三个接口:Serializable、Comparable、CarSequence
              • StringBuilder只实现了两个接口Serializable、CharSequence,相比之下String的实例可以通过compareTo方法进行比较,其他两个不可以。

              7、运行速度
              执行速度由快到慢:StringBuilder > StringBuffer > String

              8、小结:

              • 如果要操作少量的数据用 String;
              • 多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下操作大量数据 StringBuffer;
              • 单线程操作字符串缓冲区下操作大量数据 StringBuilder。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