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豆瓣上草草添加豆列后不断有其他好碟在我脑海里浮现出来,遂越发感觉不满意。我认真地在稿纸上做了筛选,再写一个正式的十大,在曲目、指挥等方面不过分集中,使包含面尽可能大,并一定程度上考虑一年里出的新碟,排名不分先后。
1. Kajanus conducts Sibelius [Naxos]
芬兰指挥卡扬努斯曾由作曲家亲自指定,担任西贝柳斯全套交响曲首录的指挥。该企划完成了第1,2,3,5交响曲,其余部分则因为卡扬努斯的逝世而由其他指挥完成。这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第二交响曲和卡累利阿组曲,绝对可以成为典范的演绎。尽管糟糕的音质很大程度地妨碍了我们欣赏其中的诸多细节,这个第二交响曲还是成为了我心目中的首选。
2. Rediscoverd Master: Madaleine de Valmalète [Arbiter]
法国女钢琴家Madeleine de Valmalete曾跟从Isidor Philipp学习,14岁即获由弗雷主持的巴黎音乐学院头奖,圣桑也曾给她写信称赞她演奏的骷髅之舞。她曾在科尔托创办的巴黎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并一直从事演奏直到92岁。其实我在写这东西的时候才发现她于1928年录制的库普兰之墓是该曲的首录,半年多前我第一次在百度音乐上听到这个我一点也不了解,连资料都很难查寻的钢琴家弹的库普兰之墓,前奏曲的第一个乐句就把我给震住了,这是一个我从来都不曾有过的对这首曲子的精神领会,是令人诧异的精致音色与粗犷节奏的强烈对比,真是相见恨晚。真正好的曲子可以有许多种演绎方式,不过这个演绎至今仍是我个人最能领会该曲极为丰富的精神内涵的版本。
3. Columbia Vintage Collection - Foreign Artists [Denon]
先是在微博上左轮的土豆音频版Leo Sirota演奏彼得鲁什卡,然后p神共享了这个收录该录音的全碟无损神器。Sirota深厚的基本功使他十分擅长现代曲目的演绎,这个由钢琴演奏彼得鲁什卡三乐章改编版的首演录音对于后世钢琴家演奏该曲具有相当的标杆意义。
全碟都是十分珍贵的SP时代录音,附赠初出哈尔滨交响乐团录音也是醉了~
4. The Art of Arthur de Greef [APR]
APR今年最大的惊喜,可惜原企划的5CD少了初出格里格钢协和圣桑第二钢协的原声录音成了4CD。功力深厚又不乏生趣的比利时钢琴家。虽然录音不多,但是每一首弹得都十分扎实。
我最早是因为寻找本真格里格才接触到他的,其作为离格里格年代最接近的作品演绎者之一,是得到过作曲家本人肯定的我心目中最能代表作曲家本人精神的伟大演绎者,文献价值与欣赏价值并存。
5. Cultural Death - Music under Tyranny [Arbiter]
暴政下的音乐选的都是又硬又猛的指挥和钢琴家,只收了一个乐章的Hoehn演奏勃二钢协令人唏嘘。弗里德的幻交倒是因为之前听过烂到爆的旋律的黑胶转制已经有所准备。Arbiter的转制稍有提升但依旧不佳,不知其内部更优转制版本如何,但至少末乐章的钟声丧病程度已经削减了一部分了。
看到很多人诟病这个凌乱的幻交令人无法接受,不过我个人认为这种凌乱还是基本在指挥的掌控之中,其为了刻画主人公精神世界而作出的极为多变的自由节奏是任何其他幻交版本都没有的,自然成为我心目中不可超越的神版,只是囿于乐团水平不足会在细节上有各种问题。个人认为Oskar Fried并没有在细节把控上特别擅长,但是他的全局操控能力是相当强的,特别是他在马勒作品方面的诠释权威性。
6. A. Jansons conducts Symphonie Fantastique [Weitblick]
东德大师演绎幻交的极致,真是不好意思幻交又占了一个席位,但是这个Weitblick公司2014年新出老杨松斯指挥的幻交将东德大师的曲式结构和声部织体的优势发挥到极限,形成一种强烈的东德式爆演,十分难忘。
7. P. Monteux with BSO 1958-1959 [WHRA]
这个包子首录了58-59年蒙都与波士顿交响乐团的10场现场音乐会录音,集中而突出地体现了West Hill Radio Archive的削噪过度的毛病,加之有许多让人吐槽不已的合作独奏家的协奏录音。相比之下蒙都的一些交响曲录音就显得鹤立鸡群,我最为沉醉的是59年的柴五。蒙都指挥老柴的强烈表现力谁听谁知道,而这个柴五更是我心目中除了毛子暴力激流风格以外的最强代表。额……不过由于末乐章气氛制造得过于热烈,在最后一次主题反复出来之前的略微长了一点的停顿中美国观众竟然鼓掌了……离曲子结束只有没几分钟了啊…………
8. R. Désormière conducts [Testament]
ONF的第三任艺术总监Roger Désormière是一个以法系作品作为自己百分之八九十指挥曲目的法国指挥,其在法国歌剧上建树颇丰。不过我却在这里选了个他指挥的老柴录音。【又是老柴,啧啧~
D大师的指挥具有音色鲜艳明亮的特点,而这使其睡美人组曲的录音尤其令人感到酣畅淋漓,可以理解为法式火辣辣的爱?反正是成为我的睡美人组曲最佳了。
9. Claudio Arrau - Beethoven Recital [ICA]
跟里赫特比,初听阿劳总不会有那么深刻的印象,但是整理十大我想到的贝奏最佳还是这个。三首贝奏都有一种朴实自然美,但琴声里融入了钢琴家深刻的感情,越听回味越醇厚。阿劳的许多录音不是十分适合我的胃口,但他在这张碟里所体现的高度使我对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0. Edvard Grieg: Choir Music [BIS]
额,最后来个小清新点的。我一直觉得最能表现格里格作品中挪威民族风味的是合唱作品。格里格最喜欢的体裁除了钢琴小品和组曲,就是声乐作品,其中包含了不算很多的合唱作品。这张碟不仅收录了录音极少的格里格最后一部编号作品:4首赞美诗,还有一些改编而成的合唱作品。由小品op. 71, No. 1开头改编而来的I Folktone最为摄人心魂,凡是格里格音乐爱好者都不该错过这张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