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七七事变,缅怀抗日先烈
1937 年 7 月 7 日,这是一个永载史册、令全体中华儿女痛心疾首却又热血沸腾的日子。那一夜,卢沟桥的枪声,如一道划破夜空的闪电,彻底击碎了中国大地短暂的平静,拉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的悲壮帷幕。
回溯历史,日本自明治维新后,野心急剧膨胀,将侵略的目光牢牢锁定中国,制定了臭名昭著的 “大陆政策”。甲午战争、强占台湾、“二十一条” 等一系列侵略行径,步步紧逼,妄图将中国变为其独占殖民地。1931 年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日本得寸进尺,将战火引向华北,平津地区岌岌可危。
七七事变当晚,日军以一名士兵 “失踪” 为借口,无理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第 29 军 37 师 219 团严词拒绝。日军恼羞成怒,悍然向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进攻。刹那间,枪炮轰鸣,硝烟弥漫,宁静的夜晚被战火吞噬。驻守此地的爱国官兵们,怀着 “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的坚定信念,奋起抵抗。他们手持简陋武器,与装备精良的日军展开殊死搏斗,用血肉之躯筑起捍卫国土的钢铁长城。
在这场惨烈战斗中,无数英烈挺身而出,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29 军副军长佟麟阁,亲临前线指挥作战,在激战中身负重伤,仍坚持战斗,最终壮烈殉国。他曾说:“战死者光荣,偷生者耻辱,荣辱系于一人者轻,而系于国家民族者重。国家多难,军人当马革裹尸,以死报国。”132 师师长赵登禹,率部在南苑与日军浴血奋战,在突围途中遭日军伏击,身中数弹,壮烈牺牲。他们的英勇事迹,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投身抗日救亡的洪流。
除了这些高级将领,普通士兵们同样展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意志。3 营 10 连 1 排排长、中共地下党员沈忠明,在铁路桥和回龙庙的战斗中,率部拼死抵抗,全排官兵除两名报信者外,全部壮烈牺牲。他们以生命为代价,捍卫了祖国的尊严,诠释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忠诚。
七七事变的爆发,如一声惊雷,惊醒了沉睡的中国。全国上下,同仇敌忾,各界民众纷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工人罢工、农民参军、学生游行、商人罢市,海外华侨也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祖国抗战。在中国共产党倡导下,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全民族抗战的局面由此开启。
如今,距离七七事变已过去 88 年,岁月的长河虽渐渐抚平了战争的创伤,但那段充满血泪与抗争的历史,我们永远不能忘记。那些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而英勇献身的先烈们,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丰碑上,熠熠生辉。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怀着崇敬与感激之情,缅怀先烈。是他们的流血牺牲,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是他们的不屈抗争,铸就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的精神脊梁。我们要铭记历史,从那段悲壮的历史中汲取前进的力量,珍惜来之不易的和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历史的警钟长鸣,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和平需要捍卫。我们要时刻保持警醒,增强国家实力,维护国家尊严,让中华民族在世界民族之林傲然屹立,不再遭受外敌欺凌。让我们以先烈为榜样,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挑重担,砥砺前行,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