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论文的机器学习基本知识(二)

本文通过一个关于从不同比例樱桃和柠檬口味饼干的袋子中抽取饼干的例子,解释了最大似然估计与最大后验概率估计的概念及其应用。通过具体例子展示了如何使用这两种方法进行参数估计。

         首先,我们回顾上篇文章中的最大似然估计,假设x为独立同分布的采样,θ为模型参数,f为我们所使用的模型。那么最大似然估计可以表示为:

 

现在,假设θ的先验分布为g。通过贝叶斯理论,对于θ的后验分布如下式所示:


 

最大后验分布的目标为:



假设有五个袋子,各袋中都有无限量的饼干(樱桃口味或柠檬口味),已知五个袋子中两种口味的比例分别是

樱桃 100%

樱桃 75% + 柠檬 25%

樱桃 50% + 柠檬 50%

樱桃 25% + 柠檬 75%

柠檬 100%

如果只有如上所述条件,那问从同一个袋子中连续拿到2个柠檬饼干,那么这个袋子最有可能是上述五个的哪一个?

     我们首先采用最大似然估计来解这个问题,写出似然函数。假设从袋子中能拿出柠檬饼干的概率为p(我们通过这个概率p来确定是从哪个袋子中拿出来的),则似然函数可以写作


 

由于p的取值是一个离散值,即上面描述中的0,25%,50%,75%,1。我们只需要评估一下这五个值哪个值使得似然函数最大即可,得到为袋子5。这里便是最大似然估计的结果。

上述最大似然估计有一个问题,就是没有考虑到模型本身的概率分布,下面我们扩展这个饼干的问题。

假设拿到袋子1或5的机率都是0.1,拿到2或4的机率都是0.2,拿到3的机率是0.4,那同样上述问题的答案呢?这个时候就变MAP了。我们根据公式


 

写出我们的(最大后验概率估计)MAP函数


 

根据题意的描述可知,p的取值分别为0,25%,50%,75%,1,g的取值分别为0.1,0.2,0.4,0.2,0.1.分别计算出MAP函数的结果为:0,0.0125,0.125,0.28125,0.1.由上可知,通过MAP估计可得结果是从第四个袋子中取得的最高。



<think>嗯,用户想了解如何看懂Python的机器学习项目。首先,我得考虑用户可能的背景。可能是刚开始学习机器学习或者Python,或者已经有一些基础但想更深入理解项目结构。我需要从基础开始,分步骤引导他们。 首先,用户可能需要了解Python和机器学习的基础知识。比如Python的语法、常用库如NumPy、Pandas,以及机器学习的基本概念。然后,如何阅读项目的代码结构,比如配置文件、数据加载、模型定义等部分。 接下来,用户可能需要知道如何分析数据预处理和特征工程,这部分在机器学习项目中很重要。然后是模型构建,包括选择合适的算法,调整超参数,还有模型训练和评估的流程。 另外,项目中的文档和注释也是关键,用户可能不知道怎么利用这些来理解代码。还有调试和运行项目,常见错误处理,这些实际问题也需要覆盖。 可能需要提到学习资源和实践建议,比如推荐书籍、在线课程,以及参与开源项目的重要性。用户可能希望有具体步骤,所以结构要清晰,分点说明。 还要注意用户可能遇到的困难,比如复杂的代码结构或数学公式,这时候需要建议他们逐步分解,多实践。同时,强调理论结合实践的重要性,避免只看不练。 最后,检查是否有遗漏的部分,比如模型部署或可视化工具的使用,这些也可能对理解项目有帮助。确保回答全面但不过于冗长,用易懂的语言,避免使用太多专业术语,或者在必要时解释清楚。</think>要理解一个Python机器学习项目,需要系统性地拆解和分析各个模块。以下是一个分步骤的指导框架: --- ### 一、基础知识储备 1. **Python基础** - 熟悉基本语法(变量/循环/函数/类) - 掌握常用库: - `NumPy`(数组运算) - `Pandas`(数据处理) - `Matplotlib/Seaborn`(可视化) 2. **机器学习基础** - 理解监督学习/非监督学习概念 - 掌握常见算法原理: - 线性回归:$y = w^Tx + b$ - 决策树:$H(X) = -\sum p(x_i)\log p(x_i)$ - 神经网络:$a^{(l)} = \sigma(W^{(l)}a^{(l-1)} + b^{(l)})$ --- ### 、项目结构解析 典型项目目录示例: ``` project/ ├── config/ # 配置文件 ├── data/ # 原始数据 ├── features/ # 特征工程结果 ├── models/ # 训练好的模型 ├── src/ # 源代码 │ ├── data_loader.py │ ├── model.py │ └── train.py └── requirements.txt ``` --- ### 三、核心代码分析 1. **数据流追踪** ```python # 典型数据处理流程 def load_data(path): df = pd.read_csv(path) df = clean_missing_values(df) # 缺失值处理 X, y = feature_selection(df) # 特征选择 return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 2. **模型构建解析** ```python class MLP(nn.Module): def __init__(self): super().__init__() self.layers = nn.Sequential( nn.Linear(784, 256), # 输入层 nn.ReLU(), # 激活函数 nn.Linear(256, 10) # 输出层 ) def forward(self, x): return self.layers(x) ``` --- ### 四、关键调试技巧 1. **维度检查** ```python print(f"数据维度:{X.shape}, 标签维度:{y.shape}") print(f"模型参数数量:{sum(p.numel() for p in model.parameters())}") ``` 2. **梯度监控** ```python # 在PyTorch中检查梯度 for name, param in model.named_parameters(): print(f"{name} grad: {param.grad.norm().item():.4f}") ``` --- ### 五、性能评估方法 常用评估指标: | 任务类型 | 评估指标 | |----------|----------| | 分类 | Accuracy, F1-score, ROC-AUC | | 回归 | MSE, MAE, R² | | 聚类 | Silhouette Score, Davies-Bouldin Index | --- ### 六、学习路线建议 1. **实践路线** ``` 简单项目(鸢尾花分类) → 经典项目(MNIST手写识别) → 工业级项目(推荐系统) ``` 2. **推荐资源** - 理论:《机器学习》(周志华) - 实战:Kaggle竞赛(Titanic, House Prices) - 工具:Scikit-learn文档,PyTorch官方教程 --- ### 七、常见问题定位 遇到报错时优先检查: 1. 数据维度是否匹配(常见shape错误) 2. 梯度是否消失/爆炸(查看参数更新量) 3. 数据泄漏问题(确保训练集未污染测试集) 通过逐步拆解+实践验证,通常可在2-3周内掌握中等复杂度项目的分析能力。建议从复现经典论文代码(如ResNet、Transformer)开始实践。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