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签和图像的地理位置描述技术及案例分析
在当今数字化时代,利用图像和相关标签来描述地理位置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对图像数据的挖掘和分析,可以提取出与特定地理位置相关的信息,为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等领域提供有力支持。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技术及通过 Flickr 数据进行的案例研究。
1. 图像交互浏览与特征实现
为了实现图像的交互浏览,考虑到可能同时展示过多带有标签的图片,提出根据图像的受欢迎程度(即图像的浏览次数)来选择展示的图像。同时,交互探索还可以利用以文本或图形形式输入的关于标签的背景知识。
这些功能作为插件在交互式子群发现环境 VIKAMINE 中实现。为了整合传统绘图,使用 VIKAMINE R - 插件作为与用于统计计算的 R 语言的桥梁。
2. 案例研究:Flickr 数据应用
选取了从 Flickr 收集的 110 万张图像进行案例研究。这些图像是 2010 年拍摄且带有德国地理位置标签的。对收集的标签数据进行了数据清理和预处理,如词干提取,并考虑了至少使用 100 次的标签,最终得到约 11000 个标签。
在案例研究中,展示了自动模式挖掘、可视化和针对地理参考标签数据的专业视图的组合如何能够识别出对指定位置有意义的标签组合。模式挖掘应用了质量函数,其中 a = 0.5。
3. 案例一:柏林勃兰登堡门
-
目标概念选项分析
-
平均距离目标函数 :使用常见的平均距离目标函数进行自动搜索,结果如表 1 所示。部分标签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