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重定位代码生成的技术
1. 可重定位编译器的背景
在现代嵌入式系统中,代码生成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系统复杂性的增加,传统的编译器已难以满足高效代码生成的需求。因此,可重定位编译器(Retargetable Compiler)应运而生。可重定位编译器能够在不同的目标架构上生成代码,极大地提高了代码生成的灵活性和效率。
可重定位编译器的优势在于:
- 灵活性 :能够支持多种不同的处理器架构,减少了为每种架构单独开发编译器的成本。
- 高效性 :通过优化代码生成过程,生成高质量的机器代码。
- 维护性 :便于维护和更新,降低了代码生成工具的维护成本。
2. 可重定位性的不同级别
可重定位性的实现方式因编译器的设计而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级别:
自动可重定位
在这种情况下,编译器内部已经预设了多个目标架构的支持,用户只需通过设置一些开关或参数来指定目标架构。这种方式适用于参数化架构,编译器内部已经内置了所有可能的目标架构。
用户可重定位
用户需要向编译器提供目标架构的描述信息,通常是通过某种形式的基本操作表示指令。编译器根据这些描述信息生成特定于目标架构的代码。这种方式已经被成功应用于现有编译器的代码生成阶段。例如,代码生成器生成器如TWIG和IBURG可以根据输入的机器架构生成代码生成器。
开发者可重定位
开发者可以通过修改编译器的源代码来支持新的目标架构。这种方式虽然提供了最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