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宜的热泵控制器-CHPC-项目开发
在能源成本不断攀升、环保要求日益严格的今天,越来越多家庭和小型商业场景开始转向高效节能的热泵系统。但一个现实问题摆在面前:市面上原厂或商用热泵控制器动辄数百甚至上千元,功能封闭、扩展性差,还常常“黑箱操作”,用户连最基本的运行数据都拿不到。对于DIY爱好者、小型工程商或教学实验来说,这无疑是一道高门槛。
有没有可能用不到一杯咖啡的价格,搭建出一套真正可用、还能联网远程控制的热泵控制器?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 CHPC(Cheap Heat Pump Controller) 项目的初衷:用开源精神打破垄断,用通用元件实现专业控制,把热泵的大脑掌握在自己手里。
整个系统的核心是一块不到30元的ESP32模块。别看它便宜,这块集成了Wi-Fi和蓝牙的双核处理器,足以胜任复杂的实时控制任务。我们让它同时干两件事:一个核心专注采集温度、执行压缩机启停逻辑;另一个处理网络通信,上传数据到MQTT服务器或者响应手机APP的指令。这种分工让系统既稳定又智能。
最妙的是它的外设支持。GPIO足够多,可以直接接DS18B20这样的数字传感器,无需额外ADC电路;自带One-Wire协议驱动,一条总线挂上五六个温度点都不成问题——进水、回水、蒸发器表面、环境温度,统统能监控。更不用说还有I²C、SPI接口可以后续接入压力变送器、水流开关等更多传感器。
下面这段代码,就是CHPC的灵魂所在:
#include <WiFi.h>
#include <OneWire.h>
#include <DallasTemperature.h>
#define ONE_WIRE_BUS 4
#define COMPRESSOR_PIN 12
const char* ssid = "your_wifi_ssid";
const char* password = "your_wifi_password";
OneWire oneWire(ONE_WIRE_BUS);
DallasTemperature sensors(&oneWire);
float targetTemp = 45.0;
float hysteresis = 1.0;
void setup() {
Serial.begin(115200);
pinMode(COMPRESSOR_PIN, OUTPUT);
digitalWrite(COMPRESSOR_PIN, LOW);
WiFi.begin(ssid, password);
while (WiFi.status() != WL_CONNECTED) {
delay(500);
Serial.print(".");
}
Serial.println("\nWi-Fi connected");
sensors.begin();
}
void loop() {
static unsigned long lastReadTime = 0;
if (millis() - lastReadTime > 2000) {
sensors.requestTemperatures();
float currentTemp = sensors.getTempCByIndex(0);
Serial.print("Current Temp: ");
Serial.print(currentTemp);
Serial.println(" °C");
if (currentTemp < targetTemp - hysteresis) {
digitalWrite(COMPRESSOR_PIN, HIGH);
Serial.println("Compressor ON");
} else if (currentTemp >= targetTemp + hysteresis) {
digitalWrite(COMPRESSOR_PIN, LOW);
Serial.println("Compressor OFF");
}
lastReadTime = millis();
}
}
看起来简单?但它已经包含了完整控制链路:连接Wi-Fi、读取温度、判断是否启动压缩机。而且结构清晰,后期加个除霜逻辑、做个网页配置界面、对接Home Assistant,都非常方便。最关键的是,所有逻辑你都能改——这才是开放系统的魅力。
说到温度测量,为什么选DS18B20而不是常见的NTC热敏电阻?这里有个实际经验:模拟信号在工业环境中太容易受干扰了。尤其是从室外机拉一根线回来,几米长的导线就像天线一样,电压波动、电磁噪声全引入进来,读数跳来跳去。而DS18B20是数字输出,抗干扰能力强得多。每个传感器还有唯一ID,插上去自动识别,不用拨码开关也不用区分顺序,维护起来省心很多。
当然也有注意事项。比如必须加4.7kΩ上拉电阻,否则通信不稳定;长距离布线建议用屏蔽双绞线;如果现场有大功率变频器,最好再加光耦隔离。这些细节决定了系统能不能长期可靠运行。
至于执行端,也就是怎么控制压缩机、水泵这些220V设备,我们用了继电器模块。这里有两种选择:传统电磁继电器和固态继电器(SSR)。前者便宜,两三块钱一个,适合动作频率不高的场景,比如每天启停几次的压缩机;后者无触点、寿命长、响应快,但贵不少,还要考虑散热问题。
我自己的做法是:压缩机用优质电磁继电器(比如Songle SRD系列),毕竟启停不多;而如果要做PWM调速的循环水泵,则上SSR,避免机械触点频繁开合烧毁。无论哪种,都要记得并联RC吸收电路或续流二极管,抑制断开瞬间产生的反向电动势,保护主控板。
整个系统的架构其实很清晰:
[温度传感器阵列] → [ESP32主控板]
↓
[继电器驱动模块]
↓
[压缩机][水泵][四通阀][风机] ← 接入220V AC电源
↓
[人机交互界面]
↓
[手机APP / Web页面]
从感知层到决策层再到执行层,最后通过Wi-Fi把状态传出去。你可以用Node-RED画个仪表盘,实时看温度曲线;也可以接Home Assistant,实现“回家前自动启动热水”这类场景联动。所有数据都在你手上,想怎么分析就怎么分析。
这个方案真正解决了几个痛点:
首先是 成本 。整套物料算下来,MCU约28元,几个DS18B20共10元,继电器模块5~10元,电源模块5元,PCB打样批量做的话几毛钱一块……总成本压到50元以内完全可行。相比之下,原厂控制器随便一个替换件都要几百。
其次是 透明度 。你能看到每一个温度值、每一条控制逻辑的触发条件,甚至记录下每次除霜的持续时间和效果。这对调试和优化特别有用。比如发现某次除霜后出水温度回升慢,可能是四通阀切换不到位,下次就可以调整延时时间。
再就是 灵活性 。你想加个太阳能辅助加热?没问题,在代码里加个判断条件就行。想根据电价峰谷时段智能启停?加上RTC模块和时间策略即可。甚至可以把多个CHPC组成小型局域网,实现多台热泵协同调度。
当然,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的建议是:强电部分独立安装,控制板只留低压接口;所有高压走线保持3mm以上间距,必要时开槽隔离;加入硬件级温控保护,比如当检测到出水超60°C时,不管软件有没有响应,都通过独立温控开关切断电源。另外,软件层面加上看门狗,防止程序跑飞导致设备一直运行。
还有一个容易被忽视但极其重要的功能:OTA升级。一旦设备装好了,谁也不想拆机刷固件。ESP32原生支持空中升级,只要连着网络,随时可以推送新版本。哪怕发现了一个小bug,也能远程修复,这对实际部署意义重大。
参数存储也得靠谱。别指望每次断电重启都重新设置目标温度。用EEPROM或Preferences API把关键配置存下来,下次上电自动加载,用户体验立马不一样。
回头想想,CHPC的意义不只是省了几百块钱。它代表了一种可能性:普通人也能拥有专业级的控制系统,而且是完全可控、可理解、可修改的。在学校里,它可以作为嵌入式与能源管理的教学平台;在农场温室中,能实现低成本恒温控制;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帮助住户提升供暖效率的同时降低电费支出。
未来还可以走得更远。比如引入模糊PID算法,让温度控制更平稳;增加Modbus RTU接口,兼容现有楼宇自控系统;甚至结合气象预报数据,提前预判除霜时机,进一步提升能效。
这不是一个终点,而是一个起点。当硬件足够便宜、软件足够开放、社区足够活跃时,真正的创新才会发生。CHPC或许只是其中一颗火种,但它点燃的方向,值得我们共同奔赴。
创作声明:本文部分内容由AI辅助生成(AIGC),仅供参考
41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