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数据与数组矩阵的深入解析
在数据处理和分析领域,多维数据的存储、操作以及数组矩阵的运用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将详细介绍相关的数据容器、操作方法以及统计分析技巧。
1. PND 数据容器
PND 类可用于存储多维数据,类名中的 “N” 体现了其多维特性,“D” 表示对象存储双精度浮点值,若要存储整数值则使用 PNI 类。该类主要用于数据操作,没有图形属性,若要可视化多维数据,需将其投影到低维,或使用 P1D 或 P2D 类进行绘制。
1.1 PND 对象的创建与填充
创建 PND 对象并填充数据的示例如下:
from jhplot import *
p0 = PND('example')
p0.add([1, 2, 3])
p0.add([2, 3, 4])
p0.add([2, 3, 4, 3, 4])
p0.add([2, 3])
print p0.getDimension()
print p0.toString()
需要注意的是,每行的维度不固定, getDimension()
方法返回最后追加数组的维度。为避免后续问题,尽量使用长度相同的行。
1.2 从文件创建 PND 对象及数据获取
可以从 ASCII 文件创建 PND 对象,创建后可使用以下方法获取特定行或列的数据:
p0 = PND('PND from file', 'FileName')
p0.getRow(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