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没有写关于asterisk 压力测试的相关文章了。今晚终于可以抽一点时间来写点东西,跟大家来分享一下。
以下是本人最近开发的一套云端虚拟坐席租用系统,历经半年时间的实现和优化。
在近段时间,云端服务器是一个比较很热门话题,并且很大程度上综合硬件的资源的,节约成本的同时,还有的好处就是简化服务器部署的难度和时间。其他关于云端服务的其他好处,在此不必多说了,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相关的文章即可。
如果使用云端资源来运营呼叫中心系统,最好把录音部分单独使用专门的服务器来录音。否则有可能因为磁盘IO不足导致语音质量的问题。
下面是压力测试场景说明:
坐席分机数量:500,但出于离线状态;
操作系统:Centos 5.5 32位定制优化版本
asterisk版本: Asterisk 1.4.39 优化版本
数据库 mysql 5.1.48
云端服务器CPU配置:
model name : Intel(R) Xeon(R) CPU L5335 @ 2.00GHz
内存配置:
[root@ACS_Samples ~]# free -m
total used free shared buffers cached
Mem: 2026 1211 814 0 136 790
-/+ buffers/cache: 285 1741
Swap: 502 0 502
以下分别为50坐席并发5CPS 下的压力测试情况:
WinSIP:

系统并发监控截图:

系统性能截图:

从系统性能观察,在整个压力测试周期中,系统资源的占用都很稳定。不存在高低起伏的太大的偏差。
下面我们再观察一下在100线,10CPS并发的情况下的系统表现:
WinSIP截图:

系统界面截图:

系统性能表现:

从以上测试当中,不定时检测呼叫语音通话质量,在100并发的时候有轻微的停顿之外,通话都比较清晰。
总结:
总体上来说,asterisk 的效率还是比较高的,只要开发的时候组织好架构和各方面做好优化,不需要太高的配置,即可以跑个上百线的并发。跟硬件相比,成本确实降低了很多。
因为在QQ群中也经常会问到asterisk 来做系统,到底并发能去到多少,需要什么样的服务器。希望通过今次的测试,大概可以给到问到这个问题的朋友,找到答案。
本文分享了一套云端虚拟坐席租用系统的实现与优化过程,包括服务器配置、操作系统、asterisk版本及数据库的选择。通过详细的压力测试场景说明,展示了在不同并发情况下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表现,特别关注了录音部分的独立服务器部署,以及在100并发情况下的系统响应。总结指出,使用asterisk进行系统开发时,通过合理的架构和优化,可以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支持上百线的并发。
2223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